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鲁璐箜篌仙女专栏那道光,照亮了我的人

来源:竖琴 时间:2022/6/20

鲁璐箜篌仙女专栏·第一百四十一期

-广西·杨娟-

那道光,照亮了我的人生

记得初出校园的我,略带着稚嫩,满载一腔热忱走上了一直向往并热爱的教师岗位,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在一次音乐课上,学生指着排版在最角落的箜篌图片问我:“老师,这也是民族乐器吗?这不是竖琴吗?”对箜篌一无所知的我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敷衍了一句:“竖琴是欧洲的乐器,箜篌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简单的回答,令我暂时避开了课堂的尴尬,掩盖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当下课回到宿舍后,回想起课堂上的一幕,那个连自己都不能满意的解答,我感到无比的羞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分明看到了那个学生眼中的渴求,以及感受到了他得到我的回答后的不解。我的这种行为跟“使人昭昭,以其昏昏”有什么区别?于是,我开始认真备课,决定解答学生对箜篌的疑问,重新上一节关于“箜篌”的音乐课。因为这次备课,我第一次主动走近了箜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神秘深深地摄住了我的心。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才发现,与箜篌相关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从诗词、文献记载、壁画上了解到她的历史,甚至于曲谱都已经失传了,唯一的两台古箜篌残件也只存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带着遗憾,我结束了这节关于“箜篌”的音乐课,这节没有“箜篌声音”的历史音乐课、语文音乐课。我想,箜篌一定没有失传,她一定在某个我看不见的地方,闪闪发光,我们有一天一定能听到她的声音,正如诗歌里描述的那样: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

我并没有停止对箜篌的神秘想象:为什么这样一种乐器隐藏在历史长河中,如今她身于何处?我如何找到她?没有乐谱、没有老师、甚至是想要找到一台二手的箜篌都不可能……一次偶然在网上浏览,“鲁璐箜篌”四个字映入眼帘,顿时触动了我心底那根敏感的神经,我立刻搜索出了“鲁璐箜篌”相关的视频、音频,兴奋的一口气看完、听完,我才知道有一位国宝级的箜篌演奏家——鲁璐老师,为箜篌的发展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原来,她就是那一道光!顺着这条线索,我顺利的来到了北京,敲开了“鲁璐箜篌”的大门,成为了“鲁璐箜篌”的一员,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

临行前,只是怀着求知的渴望并没有多想的我,在“鲁璐箜篌”这里不仅得到了系统的知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箜篌师资,更受到了“鲁璐箜篌精神”的指引,“正念正行正音,传承担当分享”十二个字激励着我,不害怕、勇往直前。在“鲁璐箜篌”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箜篌的教学体系一步步地规范和完善,当我接过鲁璐老师亲笔签名的《中国音乐学院箜篌全国通用考级教材》的时候,我终于可以对我的学生说:“箜篌之音,不仅在历史上、壁画上,未来,箜篌之音在你们的指尖上、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在我们的生活中。”

现如今,我在我的“箜篌课堂”上,我为学生们展示箜篌演奏技法、讲解箜篌乐曲、欣赏箜篌演奏,孩子们也参与进箜篌的学习中来……鲁璐老师为我们提供系统的教学体系,极大满足了孩子们学习箜篌的渴望。这个课堂,不再是多年前“没有箜篌声音”的课堂,而是能够得到正规、系统箜篌学习的课堂。如今我带领的“柳州箜篌娃娃团”在“鲁璐箜篌”的指引和帮助下,逐渐成长、逐渐壮大。将千年雅乐带进校园只是我传承箜篌的第一步,箜篌文化复兴磅礴需要年轻一代接过火种,我将确守初心,在这条路上一直坚定走下去。

杨娟·个人简介

杨娟·箜篌心声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会员

“鲁璐箜篌”广西传承人

箜篌师从中国箜篌领军人物、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研究会秘书长、天津大学艺术导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箜篌演奏家、教育家、乐器改革家鲁璐。

(编辑/李静雯)

教学咨询

久鼎箜篌

更多资讯可浏览“鲁璐箜篌”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