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鸣按: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它也是被称为古代“外星人”苏美尔人,生活必备的乐器。它就是竖琴。今天的它外形精致优雅,声音清纯如珠、温暖动人。昨天的它却历经千年岁月,笑看世界变迁。掸去历史的尘埃,我们来看一部竖琴进化史。
王后的里拉琴
在今年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有这样一件乐器。它的名字叫做“王后的里拉琴”,来自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那里,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之地。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王后的里拉琴”-
制作这把里拉琴的是苏美尔人,他们既不属于印欧人种,也非当地闪族人。他们起源于何处,何时来到这片沃土,至今都是悬而未决的谜团。他们仿佛凭空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携带着超越时代至少千年的技术和文化。(小编吐槽:难道这还不是“外星人”?)
可信的证据表明,早在年前,他们的文明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兴起,建造了早期的城市,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苏美尔语中表示里拉琴的符号-
而那时的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典型的代表是宁波的河姆渡遗址与西安的半坡氏族遗址。
“王后的里拉琴”的制作年代,正处于美索不达米亚早王朝时期。而它是乌尔的王后普拉比的众多陪葬品之一。琴的前板由青金石、贝壳及红色石灰岩组成,并以沥青粘合,装饰用的牛头覆盖着金箔,出土时牛角缺失,由现代工艺仿制。
-乌尔出土的普阿比女王的头饰及根据头骨复原的女王容貌-
考古学家还在另一个比普阿比王后墓穴殉葬坑“大殉葬坑(TheGreatPit)”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另外两部里拉琴与一部竖琴。
从殉葬坑的布局可以看出,这种乐器对于苏美尔人非常重要,很有可能下葬时还在演奏。
-"大殉葬坑"中乐器埋藏位置(红框所示)-
竖琴与里拉琴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竖琴(harp)”。可直到现在,我们讲的都是“里拉琴(Lyre)”。
这两种乐器,无论外形、音色还是演奏方式都非常相似。经常有人将其混为一谈,还有人认为里拉琴是竖琴的祖先。
-早期竖琴与里拉琴-
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乐器具有共同的起源。在古埃及壁画中,就有弹奏竖琴的形象。
-古埃及竖琴演奏壁画-
这部古代竖琴看上去就像一张配备多根弦的弓——这种武器,确实是竖琴,乃至所有弦乐器的鼻祖。
这种原始生猛的竖琴名为“弓形竖琴(bow-Harp)”,在古埃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埃及文明的起点。
尽管起源相同,但乐器和武器,毕竟是为了不同的目的所制造,原始的弓形竖琴进一步发展,演变成“拱形竖琴(archedharp)”。
-拱形竖琴(archedharp)-
拱形竖琴始终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在有限的弧度内,为了能绑更多的弦,发出更多的音,这种乐器必然越造越大,越来越不便携。
于是有聪明人想到,在琴身两端架一根横梁,将弦绑在横梁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为了让琴弦不贴在琴身上,随之而来的配套结构“琴马”或称“琴桥(bridge)”也就诞生了。
-从弓到里拉琴的演进过程-
里拉琴与竖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琴马”这个结构。学吉他或是提琴的朋友,对于这个零件应该并不陌生。
是的,里拉琴确实是所有这些现代弦乐器的先祖。这个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零件,决定了两种乐器不同的演化方向。竖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而里拉琴则在灵活多变这条路上头也不回的向前奔去。
总结一下,里拉琴是由竖琴演化而来,这个分化发生的时间非常早,早到有记录时,它们就已经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了。
-古埃及壁画,最左为竖琴,最右为里拉琴-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普阿比王后的这把琴,为何被称为里拉琴,现在你应该知道了。
-“王后的里拉琴”上的琴马-
苏美尔的衰落
苏美尔人并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不幸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周边的其它民族也是如此。
连年内战侵蚀着苏美尔各城邦的国力,闪族人趁虚而入,击败苏美尔人建立了阿卡德王国。
之后阿卡德王国被蛮族库提人摧毁,苏美尔人得以复兴他们的国家,昔日纷争的城邦联合起来赶走蛮族,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
此时的乌尔城,已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新兴帝国的首都。
-乌尔城复原图-
只是这繁荣持续了还不到年,公元前年,乌尔被埃兰人攻陷,苏美尔国王被俘,下落不明。
从此,历史上再也没有苏美尔人建立的政权,甚至整个苏美尔民族都销声匿迹了。他们建立的城市,或者被侵占,或者被毁,或者被风沙掩埋;他们留下的苏美尔语与楔形文字,为后续的巴比伦、亚述等文明吸收,却不再有人知道它们的出处。
历史变成了故事,故事变成了传说,当传说也不再有人讲述时,苏美尔文明彻底被遗忘了。
直到考古学家再次将这个失落的文明从黄沙之下唤醒,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一次又一次颠覆了人们对于世界历史的认知。
但愿这一次,这个古老的文明不再被世人遗忘。
新的起点
逐渐接替乌尔成为两河流域中心的是古巴比伦城,至巴比伦第六任国王汉莫拉比统一美索不达米亚,这个过渡持续了两个多世纪。
竖琴,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也在这段时间中完成了新的演进。
毗邻两河流域的古波斯人,解决了拱形竖琴绑定琴弦太少的问题,他们将琴身折成锐角,“角型竖琴(angularharp)”诞生了。
-波斯竖琴"Chang"-
他们称这种乐器为"Chang",这个词并没有正规的中文翻译,下文将统称为“波斯竖琴”。
结构更加合理的波斯竖琴很快替代了拱形竖琴,成为竖琴的“标准形式”,现代竖琴也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
-瑞鸣音乐专辑《47弦的记忆》中所使用的唯美竖琴-
然而拱形竖琴(拱形里拉琴)并未消失,它们早已随着贸易渗入到周边的文化,向西传入非洲,向东传入印度,而后来到中国。而在中国,它演变成了箜篌。
文章及部分图片转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