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同学们
年寒假,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战“疫”必胜。宅家学习,别有意义。
没有哪个严冬不会过去,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
冬将尽,春可期!
当老师在校园与你相见,一定发现:
归来时,你已成长!
《三月桃花水》预学指导
一、时间安排
建议学习时长两课时。
二、预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绮”等2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和”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和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读出这种情感。3.能抓住关键词句和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能感情地朗读写景状物的文章,读出作者的情感。三、预学过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了解作者1.揭题。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2.刘湛秋简介,学生初步了解。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认识生字:2.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3.反复多读几遍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读完了观看视频。三、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结合课文思考: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吗?课后作业
1.从文中找出下列蓝色词语的近义词。(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仿写词语。草如茵柳如眉()()3.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他老是这样故意附和(hé hè)着,真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和(hé hè)好如初。第二课时
一、听课文名师范读录音2-3遍,梳理课文内容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2.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3.朗读第3到6自然段,思考: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二、拓展延伸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仿照课文中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就春天的景物写一段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课后作业
1.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还可以想象成()和()。3.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请找出句子并抄下来。4.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仿照课文中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就春天的景物写一段话。参考答案在下面,请滑动查看,自行批改哦!
我就知道你在看!第一课时
1.美丽明净
2.夜如水月如盘
3.hèhé
第二课时
1.比喻排比拟人
2.小铃铛丝绸竖琴明镜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4.如: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岸边的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本课设计人:张平平)
预
习
资
料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可下载)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