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闪光少女俗气的剧名背后,是中国乐器的

来源:竖琴 时间:2023/7/24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提到乐器,你第一反应的是哪些?

小提琴、钢琴、吉他……但这些都属于西洋乐器。在西方文化日益入侵的今天,我们的乐器文化真的就差了吗?

这个问题,从电影《闪光少女》中,我找到了答案。

揭开这层剧名的表象,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闪光少女》的深内涵,与另外一部乐器相关的作品《百鸟朝凤》不同,它自始至终没有认输。总结起来是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小众,但独具匠心;聚焦民乐传承,讲说别样青春无悔。

这部电影主要是以二缺少女陈惊展开。学习扬琴的她喜欢上了学习钢琴的学长。为了向学长证明民乐也是上得了舞台的,女主陈惊集结了一群二次元少女通过一起组民乐乐队,在后来的漫展演奏中证明了自己。

而证明完了之后,陈惊就忙着解散乐团,她除了证明自己的技术以外,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扬琴,而真正的改变是在学校决定暂停民乐附中招生工作之后。

学校考虑的是民乐的普及度低,没有宣传能力,学习西洋乐器的同学甚至吐槽女主们组成的乐队是戏台班子,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所有学习民乐的学生:凭什么瞧不起自己祖国的文化,没人宣传民乐,那么就由我们自己宣传!

因为这件事,民乐与西洋乐的战斗正式打响,在由陈奕迅扮演的老干部来学校视察时,民乐给西洋乐下了战书,这次的斗琴可以说是剧中最燃的地方了。

说说斗琴,民乐与西洋乐两者之间都是相互呼应的,也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模式,两方的乐器音色相仿,乐句接近。

在剧中,民乐首先派出的是古筝,弹奏的是《广陵散》,尽显原曲杀伐战斗之意,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放在开头了。西洋乐选择以竖琴应战,用《德彪西第一号阿拉伯风华丽曲》平息了躁动。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最早的古筝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在当时的秦国(现在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这么算起来,它已经有年以上的历史了。

与古筝相对抗的竖琴,音色也很美妙,但是竖琴的声音无论高音低音都发闷。古筝的声音高音区却很亮,到了低音区显得沉稳。而且古筝的有古典的感觉,相对于竖琴来说音色比较亮,所以说古筝可以弹很多风格的曲子,不局限于悠扬。像《将军令》那种爆发感,竖琴音色比较柔,有点闷,弹出来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感觉。

而随后双西洋乐用《野蜂飞舞》向民乐又发起了挑战,就此民乐与西洋乐开启了混战。

《野蜂飞舞》本来就是西洋乐写的曲子,虽然在一些部分上对速度、水平对于民乐都有相当大的考验,但在剧中的众人团结一致还是接住了。

在这之后,民乐与西洋乐分别又以扬琴与钢琴相互对抗,但却依然不分上下。然而就在此时,民乐阵营中的唢呐吹起起了《百鸟朝凤》,那嘹亮、高亢的音色不仅暗喻了野蜂被群鸟驱逐,还在音律上打乱了西洋乐的节奏,原本西洋乐阵营中的钢琴无法接住,最终输给了民乐阵营。

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西洋乐阵营里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唢呐相匹配。唢呐被称为“乐器流氓”,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

在乐器界,比他音量大的没他音量高,比他音量高的没他音量大。是的,就是这么强势,唢呐从不在意跟任何乐器合奏,不管是民乐、流行音乐还是极端音乐,天生个头大,站在那里都是那么的抢眼。

除了斗琴,剧中同样很燃的还有剧末时民乐的集体演奏,最惊艳的当属编钟。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是我国古代汉族的大型打击乐器。作为最早制造和使用乐钟的国家,它的制作材料是青铜,制作时是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那么如何让编钟发出美妙的音乐呢?是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便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了。

就说剧中油渣刚开始那段编钟演奏吧,直击人的心灵,在那一刻,有谁敢说编钟的声音是其他西洋乐器能够代替的呢?

还有剧中女主角弹奏的乐器——扬琴。用剧中的话来说“扬琴是中国最传统的击弦乐器,明朝从波斯传入中国,与钢琴同宗。”

扬琴的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在剧中刚开始的剧情中,竟然根本就不被当作是一个乐器,这正是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照常理来说,一部如此有深刻内涵、又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电影不火,那简直是‘天理难容’,但是在当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点水花都没有激起来,其主要原因是剧名与错误的宣发。

《闪光少女》一个听起来就很老土的名字。起初我刚听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中二少女的变形记,没有一点想要看的欲望,而拯救我这个想法的正是剧中民乐系学生的民乐演奏。

可以这么说,在《闪光少女》这部电影作品当中,我能看到的不只是我国的民族乐器的牛逼,我还能看到的是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相抗衡甚至碾压。

正如油渣怼钢琴系学长的那段话:民乐的声音你们听过吗?历史你们了解吗?等你们出国了,难道不想告诉外国人我们自己的音乐也超厉害!

难道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民乐登上舞台,继续将民乐的美妙旋律继续传递下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