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莱卡(Балалайка)俗称三角琴,俄罗斯独有的民间弦乐、最著名的民间乐器,它同手风琴、竖琴已成为俄罗斯人民音乐创造的象征之一。最早关于巴拉莱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彼得大帝时期,历史学家施特林在《彼得大帝轶事》一书中写到:除了鼓、长笛、巴拉莱卡、牧羊人的号角和乌克兰的班杜拉,彼得当时没有机会听到其他乐器的演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巴拉莱卡开始流行起来。最初,巴拉莱卡是农民和流浪艺人的乐器,演奏它被视为是一种无聊的消遣和追求。俄语中巴拉莱卡一词正是由动词балакать、балаболить(闲聊、空谈)转换而来。在19世纪初,随着手风琴的出现,这件古老的乐器受到“冷落”,悄然地淡出了当时的艺术舞台。直到19世纪末,一位年轻的俄罗斯贵族瓦西里·安德烈耶夫,重新改写了巴拉莱卡琴的历史。这位俄罗斯民间乐器的痴迷者同几位音乐大师一起对三角琴进行了改创,按照弦乐四重奏的模式,设计出各种型号的巴拉莱卡琴。年,安德烈耶夫在巴黎展览上举行的巴拉莱卡音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重获新生”,声名在外。如今,巴拉莱卡、芭蕾舞和前卫艺术已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文化输出。巴拉莱卡音乐会在世界各地举行,表演者不再像俄罗斯农民那样打扮,他们经常穿着燕尾服,向观众诠释俄罗斯独有的音乐创造,这也证明了巴拉莱卡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民间乐器,但绝不逊色于古典乐团中的任何乐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