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哈音资讯ldquo疫rdquo

来源:竖琴 时间:2022/5/9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学院线上教学安排,管弦系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启了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管弦系师生相约云端,运用网络学习资源,克服网络音质衰减的困难,特别是管弦系室内乐的课程具有演奏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注重多种乐器及声部之间的平衡、音色的处理,管弦系室内乐教研室主任高馥佳带领教研室的老师们想办法、敢创新,将室内乐课程所受的影响降到最低,稳定、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经过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管弦系室内乐教研室的教师探索出更多创新、高效的在线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云课堂”学得投入、充实。在特殊时期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哈音人的担当,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管弦系大提琴教师李鑫

疫情防控时期,给室内乐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主导的课堂的常态,以学生主导,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通过与重奏当中的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的沟通布置,让同学们学习总谱,在排练的过程当中互相指出问题,互相提出可以改正的地方,同样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收获,学生们也因此获得了专业的成长和进步,增强了互相协作的意识和情谊。

茉莉花指导教师:李鑫

管弦系小提琴教师张可涵

为了提高授课效率,我结合四重奏学生的具体情况,现阶段重在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和排练效率,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拓宽曲目量,包括学习不同时期和风格的作品,增加视奏环节的训练;对困难段落进行分声部训练,四人之间互听、互判、互助。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增进对乐曲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我也摸索到线上室内乐教学的节奏掌控和讲授重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学生在专业上的点滴进步,使我感到欣慰,同时学院和管弦系室内乐教研室对教学的重视,以及对师生的关怀,也使我由衷的感动,更加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选自斯美塔纳: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第一乐章B.SmetanaStringQuartetNo.1inEMinor‘FromMyLife’,JB1:,Allegrovivoappasionato指导教师:张可涵

管弦系低音提琴教师辛未

在疫情特殊时期,部分学生无法在开学时返校,不能进行线下上课的情况下,这个后疫情时代给了我们更多创新意识。室内乐组一共八位学生,只有四位在学校,在线上逐一指导的同时,只能通过隔空方式实现共同合作,顺利完成了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整首演奏,虽然后期花费了一定心血,但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最主要的是学生们从中锻炼了很多,掌握了隔空合作的技巧,训练演奏的完整度、节奏的稳定、保持整体和谐的意识;相信此次隔空演奏活动能够给学生们更多信心和动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探索新的世界。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首G大调》指导教师:辛未

管弦系打击乐教师史博雅

疫情虽然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相见,但师生共同面对困难,通过使用外接麦克风解决了视频教学声音效果差的问题。因为打击乐重奏的特殊性,在上课期间因为室内乐教室现场环境声音较大,与学生沟通的不便,需要教师更有耐心,老师们也会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的困难;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与学生们相见。《Sculpturefor3Marimbas》指导教师:史博雅

管弦系小号教师刘殿栋

室内乐课的网络授课,一直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通过之前疫情期间线上室内乐课的授课经验,这次的课程开展的非常顺利,继续通过网络视频和录制剪辑的方式进行授课,相应疫情防控号召,人数教多的铜管大重奏课直接通过录制视频和音频的方式进行,可以实现在不聚集的情况下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

三首小品第三乐章指导教师:刘殿栋

管弦系竖琴教师高馥佳

在线上教学的特殊时期,这给从事器乐演奏教学的我们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室内乐教学,学生合奏时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在麦克风里呈现的不清晰,有些音区有时会卡顿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分别指导学生,也尝试过下载测量分贝的软件,让学生在谱面上比平时多音乐表情记号,保证在我听不清他们的演奏状态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更有效的去倾听对方,也锻炼他们的自主意识。圣桑《天鹅》指导教师:高馥佳

来源:哈尔滨音乐学院

见习编辑:崔凯歌

责编:吕晓艳

审核:静伟

生活报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