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新研究发现,琴鸟不仅擅长模仿,还会创作并

来源:竖琴 时间:2025/5/5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琴鸟有两个吸引人的地方,一个是它们那华丽的尾羽,另一个是它们模仿其他声音的高超本领。这种栖息于树上,但又不会飞的鸟类,尾羽非常发达,尾羽最外侧的两根长达70厘米,当它们在求偶的时候,尾羽会展开,很像古希腊的七弦竖琴,因此人们称之为琴鸟。

这种鸟类不仅美丽壮观,而且歌唱能力堪称一绝,它们不但能模仿其他各种鸟类的叫声,还能模仿汽车的鸣笛声、火车的喷气声、伐木机器的轰鸣声等非自然的声音。

而在最近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西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雄性琴鸟还会“创作”长而复杂的歌曲,这些歌曲是从它们的环境中“采样”出来的声音创作出来的,它们还会将这些歌曲与邻居分享。

这项新研究调查了澳大利亚东部本加隆县雄性阿尔伯特琴鸟歌唱的声音模仿序列的组织、传播和功能。来自西悉尼大学的首席研究人员菲奥娜·巴克豪斯(FionaBackhouse)解释说,这有点像在嘻哈音乐,琴鸟发现了其他鸟类从环境中产生的声音,并通过将这些模仿的声音组装成非常特殊的序列来谱写新歌。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许多鸟类都会将它们的歌声组织成序列,但对这种序列结构的驱动因素知之甚少,包括琴鸟的模仿。“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已经确定了每个鸟类种群都有一个特征性的歌曲序列,其中雄性个体在繁殖季节多次唱同一个歌曲序列,只有微小的变化,而他的邻居会唱一个非常相似的歌曲序列,但种群之间存在差异。”

该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雄性琴鸟个体歌唱序列之间的相似性为40.7%——这一数字明显高于随机机会的预期。来自同一群体的不同雄性序列之间的平均相似性为35.6%,但来自不同群体的序列之间的平均相似性仅为19.3%。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琴鸟个体从邻近的个体那里复制序列,而邻近的个体则从其他个体那里复制序列。这就为“传唱活动”提供了成分,让序列结构的变化在整个物种范围内演化,这一过程类似于人类交流中出现的地理差异。”

在整个物种范围内,琴鸟歌唱的歌曲种类繁多,声学对比度很高,这表明序列结构是增强对雄性琴鸟曲目感知的一种手段。

“琴鸟似乎在创作自己的歌曲序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戏剧效果:它们对单个模仿样本进行排序,以便使得连续样本尽可能显著不同。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听者对雄性模仿的技巧有最好、最快的印象。”

该研究团队还包括康奈尔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合作者,该研究结果提供了证据表明琴鸟高阶拟态序列可以在群体中传播,并且发音单元的顺序在功能上是显著的。

“以前,琴鸟对其他声音的模仿被视为‘被动’模仿,就像录音机一样,只是复制它们听到的声音。这项研究表明,琴鸟实际上利用它们的模仿来‘创作’长而复杂的歌曲,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吸引雌性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