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小提琴在交响乐中为什么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源:竖琴 时间:2024/8/6
交响乐演奏中,提琴声部占了很大面积,也算是非常显眼。而首席小提琴手更是有着最后入场宣告演出正式开始的特权。小提琴为何能在交响乐团中这么牛掰?难道只是因为它是“乐器王后”?当然不是,且听小编为你细细道来首先来介绍一下交响乐团的一般组成:第一组是弦乐器,第二组是木管乐器,第三组是铜管乐器,第四组是打击乐器,有时根据作曲家对作品的演奏需要,还要加上钢琴、木琴、竖琴、钟琴或各种民族乐器。而小提琴呢,属于弓弦乐器,由于小提琴这种乐器的独特功能,它不仅是独奏与重奏的重要乐器,还是交响乐团的主奏乐器,首席小提琴手是交响乐团的领衔主奏者,小提琴在交响乐团中具有排头兵的地位与决定性作用。一、“主旋律”担当小提琴是一件极富特点与个性的乐器,它高声明亮而又细腻,极富魅力,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演奏技巧极为灵活,既有类似人声一样美的音色,又能演奏各种旋律,并能充分表现内部织体的演变,又能演奏高难度的乐曲。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技艺高超演奏全部交响曲的“主旋律”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乐器由于音高所限,是无法做到的。在交响乐团中,小提琴作为乐团中最大的声部,形成全乐团中坚如盘石的弦乐群,因而成为全乐团的根基。它通过演奏“主旋律”,确立了自身在全乐团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地位。例如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9部交响乐曲中,特别是第三部《英雄交响曲》、第五部《命运交响曲》、第六部《田园交响曲》中,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主旋律”,几乎全部用小提琴来演奏。小提琴家大卫二、“华彩段”担当“华彩段”是“华彩乐段”的简称,所有乐曲(包括声乐曲与器乐曲)均有华彩段(即兴演奏),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插用这类乐段。通常是乐团暂停演奏,由独唱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术。在交响乐团中,小提琴负责演奏全曲的“华彩段”。例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之一《舍海尔萨特》(一译《天方夜谭》),其中描写舍海尔王后的富有童话、寓言韵味的旋律优美的“华彩段”,就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又如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交响变奏曲《唐吉诃德》中表现唐璜和唐吉诃德性格与情感的“华彩段”,也均由小提琴演奏。三、“高技巧”担当小提琴的技巧是非常多的,在交响乐演奏中,需要很多高难度技巧,例如跳弓、弹拨、泛音等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就都属于“高技巧”范畴。综上这些理由,足够让小提琴成为交响乐团中最为重要的乐器。所以,在交响乐团演出的节目单上,除了作曲、指挥以外,首席小提琴的名字便紧列其后,而其余乐手,则不列姓名。华裔小提琴家黄欣第一小提琴在管弦乐团的弦乐器组中,小提琴部分分为两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负责乐曲主音部分,第二小提琴负责和音部分。第一小提琴的首席是整个弦乐组的首席,同时也是整个乐团的首席,负责整个乐队的音准和调音。乐团的进化宽泛的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巴赫和亨德尔去世而终结,第二阶段是海顿和莫扎特开始的现代管弦乐队的崛起,在此之前指挥一般都是作曲家。十七世纪末,四声部弦乐乐团建制稳定,这是现代管弦乐团的基础。十八世纪中期,小提琴家族代替了古提琴家族,横笛代替了竖笛,双簧管代替了肖姆管和古巴松管,乐队圆号代替了猎号,管弦乐团的声部得以确立: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早期指挥没什么地位,法国人认为既然乐团中超过一半都是弦乐器,那直接找一个弦乐器手来领导乐团就完事了。因此直到十九世纪末,所有的法国指挥都是小提琴手,他们拿着提琴弓指挥乐团演奏,到年,巴黎的指挥还是拿着提琴弓。这时的小提琴首席有一个副指挥,他在键盘手旁边,他负责在演奏关键位置时引导键盘敲出正确的旋律,而小提琴首席则继续引导整个乐团。当然如果副指挥和小提琴首席有了分歧,那就比较麻烦了。由作曲家负责自己的作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在年之前,作曲家、演奏者和指挥一般都是同一个人,不论他们是作为键盘手还是小提琴首席出现:22岁的莫扎特写信给父亲告知他放弃了小提琴转为钢琴(尽管他的父亲告诉他小提琴在乐团中要比键盘更重要)、巴赫是欧洲最好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他总是坐在键盘手旁边指挥)、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是优秀的大键琴和管风琴演奏者。十八世纪末期,随着乐曲越来越复杂,同时大键琴退出历史舞台,小提琴首席任务太多无暇估计更多东西,小提琴首席的跺脚声和键盘手的拍手声让乐手们很易分心,所以需要一个独立的控制力量来控制整个乐曲的演奏,于是专职的指挥出现了,小提琴首席也逐渐退居二线,领导整个乐团的音准和调音以及负责一些独奏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