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音乐治疗能让人的身体颤抖满身大汗

来源:竖琴 时间:2023/6/2

(一)

音乐乐理的治愈因子的即音乐物理学基础,指的是音乐声学或称音乐音响的作用,这些因素对人体产生的作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乐音的物理属性有音高、音长、音强与音色,这四种特性在音乐中构成了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速度、力度、调性、调式等。音乐要素合成音乐语言、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节拍是音乐的骨架,和声是丰富音乐的血肉,速度力度是音乐的运动形式,调性调式是音乐的体系,这些均有益于身心健康。

同时音乐由音程、旋律、和声、调性、节奏直接造成“振动频律”,具有调动人情绪的特点。假如频律引起痛苦中枢或快感中枢的强烈共振而导致放电,人就被感动,悲伤,兴奋,沮丧,快活,同时脑中的很多记忆区被激活。由于每个人的经验记忆不同,因此这个频律就被赋予很多种意义。音乐的旋律也就会在不同场景中去唤醒了来访者被隐藏的记忆,这也正是音乐治疗起作用的关键。

(二)

(1)旋律有助于定位及调整来访者情绪

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核心,所以音乐的灵魂,是表现情感最重要的因素。音乐中具有一定特征的,占有显著地位的旋律称为主题。这些主题的发展变化,则塑造出不同音乐形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现实。

首先,当来访者在聆听音乐时,治疗师通过把握他的情绪状态,选择合适旋律的音乐,找出符合他当下心境的同理心音乐,可以帮助他宣泄负性情感,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到宣泄疏导甚至是升华,有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情绪。

其次,对音乐旋律的把控,可以帮助来访者修改其潜意识中的强迫性重复模式,进而修复其创伤性记忆。音乐的旋律符合乐理结构,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存在,而来访者所经历的事情则有时候像一个死循环;当来访者融入音乐时,旋律打破重复的那一瞬间能满足来访者的回归快慰,使其产生高峰体验,从而达到心理修复的作用。

(2)节奏有助于调整来访者的生物节奏

节奏又称节律,节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快节奏通常表现兴奋、活跃的情绪;强烈的节奏使人产生动感,形成一股动力;和缓平稳的节奏表现安逸、松弛、宁静的情绪。音乐节奏可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的和谐共振现象,起到一种微妙的细胞按摩。从而改善人体各系统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不良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在音乐治疗中,对于内在混乱、无秩序,外在表现行为异常的患者使用节奏训练,有助于调整、改善其内在混乱,逐步达到规则化,秩序化,使异常的行为得以缓和或修正。

(3)和声给人以舒适完美的感觉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的乐音同时发出的声音,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的声音给人以支持感,而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来访者感受不到支持,在生活中感觉孤立无援。那么通过和声可以帮助人找到自己社会支持系统。

著名音乐家科普兰说过,和声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情感,和声起了很大的作用。和声表现情感,是由和声紧张度、和声稳定性与节奏三个因素决定的。音乐是一个整体,协和的和声给人以舒适完美感,有利于培养优雅、平稳的情绪,使人感到清澈、明亮、平静、安详。

(4)恰当的速度与人的情感运动同步

音乐要素中速度的情感作用十分突出,它和人的情感运动状态完全同步,人们高兴时语速会加快,而在悲伤是语速徐缓。因此,恰当的音乐速度可以准确表达人的情感。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索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延长或演奏。音乐治疗中,快速的音乐往往表现兴奋、激动、欢快、活泼等情绪;中速的音乐则表现平静、安宁、松弛、舒畅等情绪;而慢速的音乐则常表现沉重、恐怖、紧张、回忆等情绪。

但是不同患者对音乐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治疗师应该选择速度不同的音乐,在治疗过程中反复试用,即找到适合来访者的同理心音乐,仔细验证,获得患者适宜的音乐舒适度,以达到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

(5)调式使人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两音之间高低的距离叫做音程,音程的单位是度,一般有八度。不同高度的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在一起,以其中一个音为中心(主音)建立起来的体系叫做调式。任何一段音乐都是以调式的形式出现的,是围绕着一个主音构成的。调式主要大调式与小调式,前者充满激情,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河;后者轻柔细腻,像平静流淌的消息,都能使人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宣泄疏导潜意识心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内心趋于和谐与平衡。调式中主音的位置叫做乐调,音乐引起的情绪随乐调而异,每个乐调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情绪。

(三)

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速度、调式等都具有相当精细的结构,因为音乐是由结构的音响形式。音乐声响会把人带到现实的境界,其感受的真实性,不亚于问这花香,看见阳光,尝到水果的感受,正是音乐的这种结构所构成的现实,才使那些在虚幻世界度日的换着返回到有结构的现实生中来。

另外,音乐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音乐对人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开始的,一根听神经纤维只接受一种频率的音响,由于人体的神经和器官都有其振动频率的音响,由于人体的神经和器官都有其振动频率和节奏,这样,当音响传入人体后,就会引起与其频率、节奏相一致的人体的共振共鸣,从而激发人体潜能,使人体缘由能量动员起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音乐由旋律、节奏、和声、速度、调式直接造成的“振动频律”,引起痛苦中枢或快感中枢的强烈共振而导致放电,人就被感动,悲伤,兴奋,沮丧,快活,同时脑中的很多记忆区被激活。每个人的经验记忆有不同,于是这个频律就被赋予多种意义了,这也是音乐乐理治愈的关键所在。

(四)

综合上面所述的音乐特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真正的音乐治疗应该是像水一样激活并流动人的情绪,让那些疲惫的或混乱的情绪重新归于艺术的美感。所以,音乐治疗应该是归还情绪的艺术性,让情绪的能量轻松的在体内流淌,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固化的艺术品。具体的操作简单到四个字--随之起舞。复杂操作难到你无法教会病人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每个人只能尊重自己的内心的方式去听从音乐的指挥。

做一个假设,如果背景是一首摇滚歌曲,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乐器、吉他、鼓等,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在想象中演奏它们,动作可以极可能地夸张,心中的感觉就像被自己心中情绪带着在大雨中痛快淋漓的表演,或浮在云中随着音乐带来的速度感而腾云驾雾。

但如果背景播放的是一首严肃的交响乐,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站在舞台中间的指挥家,我们将拿着魔术般的指挥棒指挥我们的情绪与身心。一会儿竖琴的拨弦声震颤了我们的心,一会儿次中音号在修补我们的伤口,一会儿小提琴在耳边细细的向我们诉说那些情感往事。而我们在一首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之后,常常会发现身体在颤抖,伴随着一身的臭汗,大口地、大口地吐出心中的黑色的郁闷之气,完毕,我们会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音乐治疗。

(五)

因此,在本土化音乐治疗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两个点切入。第一个是单纯的用音乐来做治疗,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疗愈的作用;第二个是在心理治疗中使用音乐,咨询师可以在咨询的过程中加入音乐治疗的元素,对来访者进行治疗。

同时,音乐治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针对来访者的个性进行治疗;一个是针对来访者的共性进行治疗。而治疗的基础是,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感受,不同的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人的主观性规律。

在做音乐治疗时我们要区别好共性和个性。

共性说明所选取的音乐具有原型的特点,这种原型因素使得不管什么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例如鼓的要素是具有动力性,具有力量,当拥有了这样一些象征性的要素时,就可以诱发人们共有的感受和行为,用这种共性的音乐来影响和治愈来访者。

个性指的是来访者独有的对某个音乐作品的感受,为来访者选择个性的音乐影响他,我们一般选的音乐就是咨询师通过一首具有共性特点的音乐提供给来访者,来访者在共性中一部分是由共性所得到的感受,另外一部分是由共性引发的他独特的个人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