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中国世界古文化音乐神童莫扎特,女沙皇叶卡

来源:竖琴 时间:2023/3/17

音乐神童莫扎特,女沙皇叶卡捷琳娜18世纪的奥地利,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降生了。他从小就有惊人的作曲天赋,7岁时在巴黎出版了一部模范曲,8岁开始写交响乐,并在伦敦出版了小提琴和竖琴的模范曲,11岁时写出了咏史乐和歌剧,12岁时就已经能够登台担当乐队指挥了。他就是被世人称为“神童”的音乐天才莫扎特。年1月16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饵茨堡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里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宫廷大主教乐团里的著名小提琴手,同时还创作了很多曲子。莫扎特小时候,经常认真地听父亲教姐姐安娜弹钢琴。

一天,父亲发现莫扎特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莫扎特在写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创作不但符合规则和要求,内容还非常充实,并且运用了很艰深的演奏技巧,父亲感到又惊又喜,从此以后,他便教莫扎特学拉小提琴。里奥波德家里经常有一些音乐大师出入,他们聚集在一起演奏乐曲。有一次,年幼的莫扎特闹着要拉小提琴,父亲只好允许他小声地跟着拉第二提琴的人一起演奏。

忽然,拉第二提琴的人惊讶地停止了演奏,任由小莫扎特一直把6支曲子拉完在场的人被小莫扎特的成功演奏震惊了。为了更好地培养莫扎特的音乐天赋,里奥波德决定带着安娜和莫扎特进行一次旅游演出。小莫扎特的演出博得了一路喝彩。回来时路过巴黎,一个歌女的悠扬歌声吸引了莫扎特,在歌女的请求下,莫扎特答应为他伴奏。莫扎特让歌女先唱一遍歌词,在她唱的过程中,就已经把曲子谱写出来了。

等歌女再次唱时,莫扎特已经可以轻松自如地给她伴奏了,除此之外,莫扎特还给曲子创造了一个新的和声,歌女一连唱了10遍,莫扎特的伴奏每次都有无穷的变化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发出赞叹。年,里奥波德带着儿女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在那里举行了一次成功的演出。同年9月,他们来到维也纳,结识了音乐家瓦根塞尔,他为莫扎特谱写了很多曲子13岁那年,莫扎特旅居维也纳,在那里写下了一部非常著名的歌剧—《拉·芬塔·赛普理渤》。此剧上演后,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嫉恨,莫扎特无奈地离开了意大利。这位音乐天才的一生是短暂的,莫扎特只活了35岁便离开了人世。在短暂的35年里,莫扎特创作了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曲子。

他的曲子轻快活泼,优雅典丽,内涵丰富,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回味,莫扎特也因此被称为“18世纪的奇迹”。年6月28日清晨,一辆华贵的马车匆匆驶向彼得堡军营,马车上坐着一位尊贵的德国女人,身边有一名近卫军军官陪伴。马车刚到达营房,数百名十兵就从营房里一拥而出,高喊“女皇”,并宣誓效忠她。女人微微地笑着,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她就是即将执政俄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她命令近卫军冲进皇宫,将俄国沙皇彼得三世抓了起来。7月6日,彼得三世被处死,而下达命令的就是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死后,叶卡捷琳娜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沙皇宝座。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同为德国人,关于他们如何到达俄国还颇有一段渊源:当初彼得大帝为了攫取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就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德国的一个亲王,彼得大帝死后,宫廷中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了5次政变,最后小女儿伊丽莎白做了沙皇,但她后继无人,只好将14岁的彼得从德国接过来,立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也跟着到了俄国。作为德国的贵族,叶卡捷琳娜从小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自幼受到熏陶的她,深谙统治阶级内部的明争暗斗,她发誓一定要当女沙皇,于是就废寝忘食地学习俄语和俄国的风俗习惯。她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得到了10万卢布的赏赐,她把这笔钱全部用在拉拢俄国贵族和军官的身上,为自己以后统治俄国打下了基础。

年12月,伊丽莎白女皇病故,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登上皇位,称彼得三世。但智力低下的彼得三世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损害贵族利益的政策,导致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叶卡捷琳娜便利用贵族阶级和丈夫的矛盾,发动了宫廷政变,窃取了沙皇之位。即位后的叶卡捷琳娜深知俄国当时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贵族特权和利益的措施,加强了贵族专政,巩固了农奴制度。沉重的盘剥和压迫激起了普通民众的强烈反抗,农奴起义连绵不绝。普加乔夫率领农奴揭竿而起,发动了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奴起义,强烈震动了叶卡捷琳娜的封建统治。她亲自参与制定了镇压起义的计划,不仅将起义的农奴杀死,而且将起义的首领普加乔夫处以绞刑。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对外发动了6次大的战争,妄图统治整个欧洲。叶卡捷琳娜大兴文字狱,仇视进步思想,并且将俄国的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一人手中。俄国在她的治理下,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加强,逐渐步入鼎盛期。贵族是最大的获益者,她统治的这一时期被称为“贵族的黄金时代”,她本人也被称为“贵族的女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