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禹造九鼎
“问鼎”一次在现在的汉语语境中一般指的就是取得天下的统治权,这个词的来历便是禹造九鼎,传说当年轩辕黄帝造鼎之后,化仙而去,禹建立夏朝之后也要效仿,准备造九个鼎,其以天下九牧所上贡的金属造了九个鼎,象征天子地位,此物成传国至宝。
相传商灭夏后,此物到了商都,周灭商后,九鼎又被安置在太庙,而秦灭东周后,又将九鼎迁到了咸阳城,然此物现已失传,有人认为其落入泗水,有人认为其已被融化成兵器,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个传说,九鼎并不存在。
但后世仍把九鼎当中国家象征,很多朝代都重造过九鼎,以武则天和宋徽宗时期铸造了最为知名。
二,和氏璧
课文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就是根据和氏璧来的,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其实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著名玉石,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此物后来哪里去了呢?相传秦朝将其打造成了传国玉玺,秦,汉,魏,晋,隋,唐历代王朝均以此物为正统象征,国家至宝,然而五代十国战乱后,此物却已经失去了踪影,从此和氏璧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为有三件憾事,其一就是无传国玉玺。
三,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这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历代学子必读之物,此物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足见其书法造诣之高,唐太宗对此文也极为推崇。
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很高,艺术价值更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此物的原本却失传了,一般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太爱此物,将其作为殉葬品,现在应该藏在乾陵中。
不过唐太宗得到真迹后,曾让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和欧阳询等几位书法大家临摹翻刻过,所以现在看到的一般都是唐人的临摹版本。
四,广陵散
“《广陵散》于今绝矣!。这可以说是千古遗憾,这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的竖琴组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极高成就,相传为为一古人赠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琴家,得到此曲夜不能寐,日夜演奏。
然而很遗憾的是,嵇康此人在魏晋革命之际被司马昭所害,据说其毫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对《广陵散》无法流传则感到相当遗憾,现在我们听到的《广陵散》是后人根据民间流传的调子所重新整理的,但是不是嵇康版本的,就不得而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