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箜篌之路,吾道不孤

来源:竖琴 时间:2022/7/11

最初听到“箜篌”这个词时才十几岁,不知箜篌为何物,长什么样,只感觉这个词语非常的神秘。

再次了解箜篌已是年,那年我的外甥吴天祥跟我说他要学习箜篌。他告诉我箜篌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因失传年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它拥有世界基因,外形像竖琴。但不同于竖琴的是,箜篌是双排弦。

他目光中的向往和执着让我很是惊讶。箜篌?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乐器?

好奇之下,我便在网络上寻找箜篌的资讯,包括百科,图片,视频等等。

终于,我明白了侄子为什么会被吸引。原来在B站上,有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箜篌。而他们之所以喜欢箜篌,竟然很多是缘于一位演奏家,也就是鲁璐老师。

鲁璐老师和仙剑合作,和剑3合作,演奏《织梦行云》、《七秀·名动四方》,弹唱《如寄》等等,把中华文化和年轻人所喜欢的二次元文化相结合,赋予了箜篌艺术别开生面的活力和吸引力。

而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刻,我才了解到,这仅仅是箜篌魅力的一角。原来,在我无知无觉中,一件具有深厚底蕴的千年古乐,已经大踏步走上了复兴的进程。

可惜的是,当时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当时孩子还很小。所以我并没有立马开始学习箜篌。

不过从那时起,在我心中多了一团火,我知道那是想要学习箜篌的热情。

而我一直都很着急,因为我知道有些时机必须尽快把握,有些事业越早进驻收获就越大,我必须尽早进入。

终于去年,我带着2年的期盼,踏上了学习箜篌的道路。在这两年里,我发现知道和喜欢箜篌的人越来越多。

还好,我加入的不算晚。同时,我也有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因为我发现,鲁璐箜篌的师资们很心齐,很和谐,大家一起发展,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这让我有多了很多同事,又同时多了很多闺蜜的感觉,我很喜欢这种氛围。

就这样,在鲁璐老师的带领下,在周保华先生的指点下,所有箜篌家人都很努力,大家不畏艰辛,以传承箜篌为信念并肩前行。

在学习方面,弹了近20年古筝的我,起初觉得古筝、箜篌同是弹拨乐器,应该极为累似。

其实不尽然,两者虽均为中华优秀的传统弦乐,但是各自仍有不同。

古筝是横向乐器,箜篌是竖向乐器,在手型摆放上不同。

古筝是带义甲演奏,箜篌是肉指演奏,这使我在练习过程中手指疼痛常常长水泡。但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及进步感却更加的强。

鲁老师每次授课教学,都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倾囊相授,只为我们能够百分百的吸收。疫情期间虽是网课教学,学习效果却出奇的好。不明白的地方红可老师和梦哲老师,也时刻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时刻感受到“鲁璐箜篌”大家庭的温暖。感谢“鲁璐箜篌”大家庭!

箜篌艺术之路上,我会和大家一起,不负韶华,不负时代重托,砥砺前行!

鲁璐箜篌江西传承人熊文君

江西省九江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古筝教育联盟会员、理事

教学期间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箜篌师从中国箜篌领军人物、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研究会秘书长、天津大学艺术导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箜篌演奏家、教育家、乐器改革家鲁璐。

END

教学咨询

久鼎箜篌

更多资讯可浏览“鲁璐箜篌”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