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三个水手一首布列塔尼船歌能有多少可能性

来源:竖琴 时间:2025/1/13

这是“世界民谣之旅”的第七十三期。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图文版,还有在喜马拉雅播出的电台版。这期我们要介绍的是一首来自布列塔尼(布列塔尼语:Breizh,法语:Bretagne)的船歌,以及它发展出来的各种风格的版本。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布列塔尼。布列塔尼是法国西部沿海的一个大区,这里除了原本就生活在此的高卢人之外,还有很多是威尔士人(Welsh)和康沃尔人(Cornish)的后裔。公元5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原本生活在这里、属于凯尔特文化的人们被挤压到今天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还有很多人选择南渡英吉利海峡,便来到了布列塔尼。其实英语“Brittany”本身就是“小不列颠”的意思。16世纪,布列塔尼正式成为法国的一部分,但是至今这里的人们还是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与法国其他地区的都很不同。从他们的一些传统音乐里我们也能听出明显的凯尔特味道。

布列塔尼传统音乐中有很多无伴奏独唱和合唱,这就让人想到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爱尔兰的古老吟唱。器乐方面,布列塔尼人曾经有自己的凯尔特竖琴,后来断绝了,直到上个世纪才重新改良和制造出现在的布列塔尼竖琴,这又和爱尔兰竖琴的情况类似。但既然爱尔兰和布列塔尼都有凯尔特文化这个共同的源头,而且高卢人本身就是凯尔特人,这些相似之处其实也很好理解。此外,水手歌曲(Chantsdemarins),或者说船歌,也是布列塔尼传统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首船歌,叫作“三个水手(TriMartolod)”。

《三个水手》这首歌的旋律朗朗上口而且每段都是重复的,非常洗脑。它是一首传统的布列塔尼民歌,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我们现在听到的最著名的版本是上世纪70年代布列塔尼竖琴家艾伦·斯蒂维尔(AlanStivell)改编的。这首歌一开始讲述的是三个年轻水手出海打鱼,风浪很大,带着他们一路航行到了纽芬兰(Newfoundland),在一个磨坊边上,他们抛锚停船了。纽芬兰在北美洲,今天属于加拿大,可见这是一段很长的旅程。接下来,他们看见磨坊里有一个女仆,女仆问他们,“我们在哪里见过吗?”,他们回答,“在南特(Naoned)的集市上我们见过,在那里我们挑选了一枚戒指”。绝大部分版本的歌词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样看来,这首歌大概是在描述一种神奇的缘分。南特是布列塔尼的一个城市,这几个水手和那个女仆曾在那里偶遇,而之后又在遥远的纽芬兰再次相遇。至于戒指,大概就是预示着接下来在水手和女仆之间会产生爱情和婚姻。不过三个水手当中到底是哪个与女仆相爱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本身有三个水手这个前提就会让这首歌有点难以理解。

我看到还有一些说法是歌词还有后续,内容是女仆和水手继续讨论他们的未来,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土地和财产,只有一直工作才能生存下去。而当时许多布列塔尼人确实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些描述让这首歌有了更多现实主义的色彩。男人在凶险的海域捕鱼朝不保夕,女人也需要做繁重的工作才能生存。另外也有资料显示这首歌早期在人们口中流传的版本并不是“三个水手”,而是“六十个水手”,后面的内容或许也不一样,但已经很难考证了。纯个人猜测,这首歌原本也许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六十个水手航海的故事,另一个是一个水手和女仆的爱情故事,然后六十在布列塔尼语中是“三个二十”,所以就简化成了三个,然后随着人们口耳相传又和另一个版本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这样。当然这个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大家姑妄听之就好。

关于《三个水手》本身的介绍,大概就是这么多,接下来是这期内容的另一个部分,也就是由它延伸出来的更多可能性。我是最近在了解布列塔尼船歌的时候听到这首歌的,但是旋律刚一响起,我就觉得特别耳熟。我努力回忆自己之前是在哪听过,但头脑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头绪。于是我开始到处查资料,才发现原来这首歌的旋律被用在了很多其他歌曲当中,而我最初听到它竟然是在一首重金属歌曲中。

虽然我现在的创作重心和研究方向都是民谣和世界音乐,但我从高中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都是不折不扣的金属党,在意大利上学的时候不仅为了看重金属乐队的演出全国到处跑,自己也会创作一些类似的歌曲。所以对于金属乐的各种分支流派,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作为一种在国内相当小众的音乐类型,大家可能不知道,金属乐里有一个分支流派叫作“民谣金属(folkmetal)”。这种音乐的特征很明显,就是把民族音乐的元素加入重金属音乐当中,表面上看就是使用各种民族乐器或者民间音乐的曲调。除了形式,在内容上,民谣金属的歌词多是取材于民族史诗、历史事件或者带有民族文化的奇幻小说。这种音乐诞生的背景大概是民族主义的兴起,所以关于本民族历史上对抗外来侵略者的内容尤其多,大部分都表达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当然有时候一支乐队并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所属国家的民族文化里,其他民族的史诗、历史故事也都是可以拿来用的,所以他们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只是传播文化以及表达精神状态和情感而已。

我初次听到《三个水手》的旋律就是在一首叫做“InisMona”的民谣金属歌曲中,翻译成中文就是“莫那岛”,我理解这首歌描述的大概是一个古代凯尔特战士对家乡的思念。这首歌来自一支瑞士的乐队“摄魂史诗(Eluveitie)”,而他们在另外一首歌“Ogmios”当中也同样用了《三个水手》的旋律。像这种民谣金属歌曲,除了用英语或者乐队所属国家的语言之外,还常常用古代语言比如拉丁语或者古凯尔特语等等来写歌词,可见这些金属党绝对不是只追求技术和荷尔蒙的群体,不管是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史诗的引用还是古代语言的学习,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没文化的话是搞不来这些东西的。

《三个水手》的旋律还被用在一首很有名的法国说唱歌曲“达纳部落(LaTribudeDana)”当中。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布列塔尼的古代凯尔特部落对抗外敌全军覆没,最后剩下一个人重建家园的故事,这也是来自史诗传说中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歌曲用到这个旋律,更不用说《三个水手》本身就还有摇滚版、电子乐版。

一首民谣歌曲竟然可以跨越国家、语言、文化、音乐风格等等各种界限,呈现出如此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你可能觉得有些难以想象,然而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也包括我们之前介绍的土耳其民谣《去于斯屈达尔的路上》。不得不说,民谣、民间音乐,真的是所有音乐的根,去了解它们总是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想要聆听文中提到的音乐,也欢迎收听电台版的节目。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在各个音乐平台搜索“刘耳朵”,找到我自己创作的歌曲和纯音乐作品。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如需转载请与我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