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现场回顾ldquo遐想与沉思r

来源:竖琴 时间:2022/6/12
一人,一琴浮于遐想,落入沉思年8月22日,应汉唐文化邀请,莲卡·彼德罗维奇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以“遐想与沉思”为主题的竖琴独奏音乐会。这是对竖琴技巧的全面展示,也是饱含遐想的音乐之旅;是对各个时代音乐风格的再演绎,也是对不同民族乐音的再创造。演出现场图片演出以海顿的《D大调奏鸣曲》开始,这首原为钢琴所做的曲目,将古典派的典雅由竖琴灵动呈现,观众们也一下子沉浸入竖琴的世界中。上半场的演出曲目围绕经典竖琴曲目而展开,莲卡所选择的呈现方式,是以作曲家的时代先后为序,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印象派和现代主义,以竖琴作为媒介,为观众展现宏大的音乐风格演变之旅。从注重段落结构,谋篇布局,到突出浓重的情绪情感,和绚烂的音色展现,音乐家扎实的演奏能力将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带到观众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场两首同名的《水之嬉戏》是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充分展现了竖琴表现水声的擅长。还有什么比在暑气尚未退却的夏夜聆听到水声欢悦,更令人心旷神怡的吗?演出现场图片下半场的曲目,与上半场的相比,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特质。抛却了古典章节里的循环往复,现代乐曲面对听众更开放,观众也会在现代音乐的气氛中获得更多共鸣。莲卡选择的曲目来自风格迥异的作曲家,而她的呈现方式也随着原曲风格和形式的差异而稍显不同。下半场的最后一首乐曲名叫Oro,这个名字指的是一种塞尔维亚的民间舞蹈,而这首由巴尔干民乐改编的竖琴曲,在所有的乐曲中间,也显得独特和清新。我很喜欢扩大竖琴的曲库,通过改编现有的乐曲,用竖琴来重新演绎它们。

莲卡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下半场这些曲目,也让观众们欣赏到了传统和经典以外的竖琴音乐,感受到了竖琴的更多可能性。而莲卡的创新和文化包容,也让观众们感受到年轻音乐家的个性与胸怀。既古典,又现代,你感受到竖琴独奏的多样魅力了吗?竖琴独奏是很难得的机会,47根弦,高达1.8m左右的大型竖琴,完全仰仗演奏家的双手触动不同位置的琴弦,并由双脚触碰不同位置的踏板来实现变调。而在剧场的灯光下,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到演奏家的每个动作,每一次细微的触碰和移动,每一次弦起弦落,观众可以透过音乐,真正感受到情绪和技巧的平衡。这便是竖琴现场的魔力,是把你我一下子拉到这个大型乐器的身旁,将优雅与诗篇,将流水与舞步一下子都直接呈现到你的面前。演出现场图片本次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是本次汉唐国际音乐年竖琴巡演的第一站。之后,这场由汉唐文化青年艺术家莲卡·彼得罗维奇带来的竖琴独奏,还将在西安、北京两地举行。8月24日,陕西大剧院;8月25日,国家大剧院,在这两个夜晚,莲卡将再次站上剧场舞台,将自己对竖琴的炽爱,生动而饱满地献于观众面前。演出现场图片竖琴的悠扬弦音,也将在八月暑夏的尾巴,回荡于这两个剧场的上空。届时,让我们与汉唐文化一起继续相约竖琴之夜!莲卡·彼得罗维奇出生于塞尔维亚,八岁开始学习竖琴,之后她来到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和深造。在年举行的以色列国际竖琴大赛上,她在为期十天、四轮舞台的比赛之后,获得了评委的青睐赢得了金奖。这份殊荣,为她带来了第一台属于她自己的竖琴,以及在各地举办竖琴独奏的机会。莲卡在以色列国际竖琴大赛的决赛现场面对这些荣誉和收获,莲卡喜悦而又谦逊。

小时候,我正是听着这些过往的优胜者们的演奏带而长大的。而如今多年后,我很高兴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在很多场合,莲卡都流露出对自己老师们深厚的恩情。在获得竖琴大赛优胜之后,她说,非常感激,一路以来自己都遇到了很多非常好的老师和引路者。

而在这次巡演中,她也将光环给予了自己的老师,是高中阶段的老师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而后来在茱莉亚音乐学院读书期间,知名竖琴家NancyAllen和VarvaraIvanova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随着一年一度的竖琴独奏巡演的举行,/19年度的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演出即将落幕。而热爱古典音乐,等待舞台帷幕再次拉开的你,此时此刻,也不会感到孤单!很快,汉唐文化小分队将前往瑞士琉森音乐节现场,作为官方媒体合作伙伴,呈现异彩纷呈的古典演出现场,将耳畔的共鸣与眼前的胜景,传递到你面前。关于琉森,关于音乐和湖光山色的遐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