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瑞典夜莺冰雪奇缘中冰雪女王的原型,一

来源:竖琴 时间:2023/6/20
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文:黑衣大食

书写世间传奇的人物,解读皮囊之下的灵

随着#冰雪奇缘2#的热映,那个让全世界女生疯狂的冰雪女王又回来了,在这一集中她又一次拯救了阿伦黛尔,并明白了自己强大魔力的来源,更用大团圆的结局又一次温暖了全世界。

其实,和迪士尼大多数作品一样,冰雪奇缘这个IP也同样来自童话故事,只不过它的剧情和人物形象经过加工与再创作,和它的来源已经相去甚远了。

01瑞典夜莺

一百多年前,面对日德兰半岛上莽莽苍苍的白雪,安徒生的笔下诞生了白雪皇后,虽然善恶殊途,但她却是原初那个艾莎公主原型,她们同样魔力无边、外表冷若冰霜,也同样喜欢将周围的一切弄得银装素裹。

想必安徒生那时的心是冰冷的,所以还嫌北极圈附近的温度太高,愣要凭空捏造一个更加喜欢制造冰雪的魔头。

而是什么把曾经充满激情的童话大师冻住的呢?

只能是一个走进他心里,并在他如椰子般的心中留下一杯哈根达斯的女人。

她就是被称为“瑞典夜莺”的珍妮·琳德。

珍妮·琳德画像

提起她,在瑞典无人不知,因为她代表着财富,谁的手中她越多,谁就越有钱。

对了,她就是被印在钞票中的女人(面值50的瑞典克朗)。

就是这个面容端庄、柔美的女人,当初不知迷倒了多少欧洲的风流才子,被世人所知的就有安徒生、门德尔松。

安徒生为了她终生未娶,门德尔松更为了她郁郁而终。

她天籁般的歌声、美丽的容颜、不染凡尘的气质像一把利剑,刺中了两大才子的心脏,让他们的灵 为之震颤,不约而同的和她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种频率是那么的高亢,以至于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再也无法找到替代的人选(可怜的门德尔松连找的勇气都失去了)。

02童话国度

琳德从小生长在剧院里,她的养父(生母将她抛弃)是斯德哥尔摩大剧院的乐师。

9岁开始学习声乐,一张口就与众不同,让听者坚信这是一副惊天地泣 神的声带所发出的声音,就像希腊神话中冥后珀耳塞福捏 的俄尔普斯手中的竖琴,都是“ 难得几回闻”的珍宝。

23岁时的琳德已经在瑞典家喻户晓,就像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年纪轻轻的她又将触角深到了海峡对面的日德兰半岛。

电影《马戏 中》的珍妮·琳德

在那里,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文学中年在等着她。

他就是日后的近代童话之父,安徒生。

正在人生低谷徘徊的安徒生在一次演出中领略到了琳德那倾倒众生的魅力,于是潜藏在心里,被十年前的一次情场溃败熄灭得干干净净的爱情之火又一次死灰复燃。

为了得到她的青睐,他不但写了大量热情洋溢并表达着爱慕的信件,还以她为象征的对象,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名篇《夜莺》,在那里面,琳德的歌声就是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灵药,而她要救的那个国王其实就是这个陷入爱中、早已不能自拔的作者本人。

面对已经被爱折磨得病入膏肓的安徒生,25岁的琳德明显还没有准备好,至少她觉得自己喜欢的并不是眼前这个阴柔、瘦弱的大叔。

安徒生画像

她婉拒了他,并与他结拜为兄妹。

可怜的童话大师掂量着这个世间所有女人拒绝男人的最绝妙方式,感觉心灵又一次受到了创伤。

但是,相比十年前,此刻的他多了一丝成熟男人的坚韧,一丝人到中年的无耻,这种无耻就像体臭一般悄无声息地爬上每一个历经世事的男人,以执着为借口、以圆滑为托辞,攻破昔日少年那羞涩的脸庞,不留下一丝踪迹。

03白雪皇后

于是,他开始更加疯狂地写信,只为他的夜莺。

他的信件很快如雪片般堆满她的梳妆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琳德不知所措,生怕 这个敏感、内向,又才华横溢的男人。

她选择逃避——反正不久后她就要离开这里了,他会慢慢忘了自己的,她想。

得不到任何回信的安徒生心灰意冷,十年前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每一夜,他都梦到自己在冰雪的城堡中醒来,身下是玄冰凝结的床,头上是一道道锋利的冰凌,仿佛分分钟就要呼啸而下,刺穿他的头颅,钉住他的灵 。

他感觉身周刺骨的寒冷,那寒气通过他的每一个汗毛孔钻入他的身体中,让他的血液也为之凝固。他僵硬的四肢逐渐越缩越紧。

每一次,他醒来时,都发现自己像个孩子一样,蜷缩着身体,紧抱着四肢。

后来,就有了《白雪皇后》,在故事里,安徒生就是那个被魔法所蛊惑来到冰雪之国的小男孩加伊,而执着的格尔达就是安徒生潜意识里和自己两情相悦的那个琳德的投影,白雪皇后就是那个对他来说冷若冰霜、让他 牵梦萦却相思无果的真实的琳德。

所以,在童话中,女孩格尔达找到了加伊,用爱解除了魔法,将他从冷酷的白雪皇后那解救了出来。

而现实中的琳德呢,她并没有把这个可怜的男人从苦闷与孤独的冰冷深渊中解救出来的打算。

04莱比锡的作曲家

完成了在哥本哈根的成功演出后,她来到了普莱塞河畔的莱比锡,去寻找自己事业中的又一个 。

在这里,琳德和大作曲家门德尔松相遇了。

门德尔松画像

也许是同行间的惺惺相惜,也许是盛名之下的耀眼光环,总之两人很快走得很近。门德尔松甚至要将筹备已久的歌剧《以利亚》的女高音独唱部分交给琳德,但是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的原因最终没有实现。

带着愧意,门德尔松竟然用他所剩不多的精力,为琳德量身订做了一出歌剧,这就是取材于莱茵河传说的《罗蕾莱》,在剧中琳德扮演罗蕾莱——莱茵河上的塞壬,她那美妙的歌声,就如同传说中夺人心魄的女妖一般,令人沉溺而无法自拔。

莱茵河上的塞壬——罗蕾莱雕像

这段日子中,门德尔松与琳德有频繁的书信往来,其中更是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并要和她一起到当时象征自由、梦想的美国去私奔的想法。

面对着表面风度翩翩,内里热血疯狂的门德尔松,琳德能感觉到自己那颗平静的心已经被搅得狂跳不止。

她尊敬他,他是举世无双的天才,他的风度翩翩,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激情澎湃,无不满足着她对完美男人的一切最狂野的幻想。

怎奈他有家室。那个美国梦就像一个拴在她心头上的小鹿,时时刻刻地撞击着她那年轻、驿动、不甘平凡的灵 。

这一切,都随着门德尔松的突然离世而戛然而止,那句信中的玩笑话:不和他一起去美国,他就抑郁得想去死。竟然一语成谶。

葬礼上,她哭得像一个孩子。

人群中,一双因嫉妒而敌视的眼睛也在注视着她,那是死者的遗孀赛西尔夫人。

05归隐

几年后,29岁的琳德精疲力尽,决定 退出“演艺圈”。

在退出之前,她去了一趟美国,那个令几年前的她心驰神往的地方,也是门德尔松念念不忘的地方。

在那里,她用93场演唱会,走遍了大半个美国,从纽约到佛罗里达,从亚特兰大到圣保罗,一唱就是9个月,她终于可以在梦中为那个音乐才子描绘出真正的美国了。

当时珍妮·琳德在美国的演唱会门票

从美国回来后,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那里有门德尔松的学生奥托·高施密特在等着她。

她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嫁给高施密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嗅到那个她时常梦到之人的一丝微弱的气息。

再后来,琳德一边享受着平静优雅的生活,一边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瑞典的慈善和教育事业,因此成为瑞典历史上的 人物,被印到了面值50的老版瑞典克朗上,成为如葛丽泰·嘉宝和英格玛·伯格曼一样的瑞典的旗帜。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予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