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虫子小,声音大。
蝉字是张简笔画。
知了知了,真嘈杂。
秋风一起,回老家。
古诗: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宋?苏轼
字解:
蝉就是平常说的蝉子、知了。甲骨文正是这种昆虫的简笔画:头、身体、翅膀、足都有,非常生动;
小篆把象形字变成形声字:右边“虫”字,表示蝉是一种虫子。右边“单”字,是表明读音的声旁。
故事:
很多小时在乡村长大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夏天树林里的蝉鸣,如同一个庞大乐队。不同的月份、时间、地点,都在演着不同的音乐。独奏、合奏、多重奏……管乐、弦乐、打击乐基本上都有。
西方人也会由蝉鸣联想到音乐。
在古代的希腊的传说中,有两个非常出名的音乐家——爱莫斯和阿里多。两个天王巨星曾经在雅典的音会上PK,展示自己精妙的竖琴技艺……
据说在竖琴的演奏技巧上,爱莫斯比起阿里多要略高一筹。然而,当爱莫斯琴兴正浓,佳音如珠的时候,不争气的竖琴却突断了弦。鬼使神差的是,此时正好有一只蝉飞来,停在他的竖琴上,续接了他琴声……后面的部分,这位超级天王只需要玩些“假唱”的把戏,装模作样地跟着蝉声,故弄玄虚,就获得了完胜……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蝉有自己的“方言”,不同地方蝉鸣往往不一样。
据说是一种虫子叫纺织娘,善于模仿蝉叫声,把蝉引吸过来然后捕食。蝉为摆脱被捕食的厄运,就只能不断地改变、并进化出其他鸣叫的声音……与此相比的是,我们都理所当然是认为:不管什么样的狗儿都叫“汪汪”,天下的猫咪都叫“喵喵”,天下都“驴鸣似哭,马嘶如笑”……
参:
星光闪闪,参星在天。
三星组合,三个小圈。
拜星许愿,自古而然。
星座星语,至今流传。
古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字解:
参字是人跪地上,参拜头顶的星星。因为参拜要多次重复,所以加三横表示。“参”同时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参宿由三颗星组成,所以甲骨文的上部为三个小圆圈。成语中用“三星在户”来表示喜庆的事情,“三星”,指的就是参星。
故事:
杜甫的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字面上很好理解。但如继续往下问:参与商究竟是什么,估计就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参与商,其实是两个星辰。
参星在西,一般下午五点到七点,出现在天空的西边;商星在东,一般在上午五点到七点,出现在天空的东边。一出一没,永不都看不到对方。因此,古人常用这两个星辰,还比喻朋友、亲人之间难以见面……
《左传》中说:远古高辛氏——帝喾,他的大儿子叫阏伯,四儿子叫实沈。阏伯从小聪明,因而受到父亲重视,加上阏伯是长子,所以更受氏族的爱戴……
所有的儿子之中,除了阏伯,四儿子实沈最有才华。因此四弟对大哥特别不服气。这两兄弟从小时候开始,经常因为一些很小的事吵闹,严重时候还要动手打架,相互伤害对方。长大之后,两兄弟之间更加无法相外包容,一见面就在吵架,甚至动刀动枪……
父亲为此非常烦恼。他不忍心看到两兄弟手足相残,因此就决定把他们分开。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他决定让两个孩子分开很远的距离,一辈子无法再相见。于是他请求尧帝颁布诏令:把阏伯派到商地长守,把实沈派往大夏驻留……
商地就是现在河南东部一带,大夏则相当现在的山西南部。这两个地方相距非常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很多相互不和地方小国。
这样一来,距离很远的两兄弟,就无法相互掐架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