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文化遗产元上都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来源:竖琴 时间:2023/2/13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051871.html
金莲川草原

金莲川草原一望无垠,水草丰美,牛羊如珍珠一样散落在碧绿的大地,闪电河像哈达一样蜿蜒迂回,大片大片的金莲花点缀其中,雪白的蒙古包座落在天际,牧民驰骋在马背上唱起长调,悠扬的歌声飘荡在广阔的天地……

这是六七月份的金莲川,美丽、壮阔、自在。忽必烈未登基时便喜爱在这里纵马乘风,居住休养。年轻的忽必烈十分超拔,常常认为自己必将成就千古伟业。因此,在金莲川建府之时他便广邀天下名士,收归帐下——由此,赫赫有名的金莲川幕府成立了!这为日后大元王朝的统一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而金莲川这片壮美的草原也正式地出现在历史的丹青中。

为了占据开阔恢宏,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的金莲川要塞,蒙哥汗下令在这里建造一座城郭。背靠山峦,面临滦河,历时三载,初具规模,这座名为开平的城郭成为了元上都的前身。

年开平经过扩建后正式更名为元上都,从此开启了大元朝百余年的两都制。每年元朝的皇帝都要从北京(元大都)不远千里赶赴上都,并在这里居住半年有余。

元上都城址航拍

自交趾、金齿、缅国进贡而来的大象平缓稳健地走来,象身上是精致舒适的的舆架。象舆前有专门负责饲养大象的蕃官骑象引导,左右则有雄健的驼队护卫。鸣鼓远扬,声传数里,旌旗招展,上万人的队伍蜿蜒如长蛇,却行止有素,庄严非凡——这正是忽必烈汗巡幸上都的队伍。

皇驾到达之后的 件事就是在富丽堂皇的元上都里举行质孙宴,也叫诈马宴。

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高端宴会,为表隆重,参宴的王公大臣们必须身着镶嵌珍珠,华丽非常的质孙服,且在宴会期间需要每日日更换一套服饰。而在蒙语中质孙正是华丽的意思。

宴会一般会持续三天,席间往往珍馐汇聚:产自黑龙江的嘉鱼、西域进贡的葡萄酒、号称南土奇珍的凤髓、产自北方的 羊……除此之外,举办一场质孙宴还要宰杀超过只肥硕鲜美的牛羊。

沉沉棕殿云五色,法曲初奏歌熏风。

酮宫庭前列千觞,万瓮葡萄紫凝玉。

驼峰熊掌翠釜珍,碧玉冰盘行陆续。

质孙宴的规模之大,用度之奢靡从这首诗中可见一斑。因此,上至妃嫔、王子、侯爵,下至百官、宫人,人人都将参加质孙宴视为 荣耀。

来到上都必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春猎秋弥。忽必烈汗坐在由四头大象抬着的精美的木室中,带着几百只隼、大鹰、海东青,在宽广无际的大草原上奔驰,或是纵鹰捕禽,或是围捕野兽。

汉人重臣陈孚的一首诗足以形容捕猎时的盛况:

貂鼠红袍金盘陀,仰天一箭双天鹅。

雕弓放下笑归去,急鼓数声鸣骆驼。

手挽雕弓,踏鼓疾驰。迎风痛饮,箭杀禽鸟。虽未能亲见,但这种纵马天地的豪气亦能想见。

皇帝每年必然临幸这里避暑、理 、飨宴、弥猎,这使得元上都迅速成为暨北京之外的第二个 治经济中心。而元朝东抵韩国,西极流沙,南至南海诸岛,北达欧洲伏尔加河流域的广阔疆土使得各国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因此,元上都得以快速地发展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

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曾汇聚了十五万人口,他们当中有蒙古人、汉人、色目人、南人,以及来自各国的商人、使节、传教士。

在这座繁华而包容的国际性都市中,商人们能够沿着静谧的闪电河自由地售卖货物,而且得以受到相当程度的尊重。

传教士们可以在这里立教立言,而不必担心受到本土教派的排挤。因而在当时的上都城里汇聚了儒家、道教、佛教、萨满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教派,直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宗教遗留下的建筑痕迹。

除此之外,各国使节往来繁密,形成了繁盛一时且独具一格的外交文化。在上都华丽的皇家宫殿里,元朝的皇帝们接见了来自发朗、罗马、高丽、波斯、缅甸、印度等国家的使节。元朝游牧与农耕相结合的独特文化开始以元上都为中心辐射向世界各地。

被皇帝接见过的外国友人中最为 的就是来自于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在他署名的游记中对元上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述:

终抵一城、名日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后,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书中对于遍地是 金的东方之国的传神描述,勾起了欧洲人强烈的好奇心。

哥伦布就曾说过: 金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谁拥有了它,谁就能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 金,甚至可以使灵 升入 。

神秘的东方之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冒险者们梦中的 。于是在两个世纪之后,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的自由贸易快速发展,世界 治经济中心逐渐西移,此后延续几个世纪的殖民主义也由此发端……而这一切最初的根源只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东方之城。正如同蝴蝶煽动了翅膀,却引起了海啸。

元上都这座神奇之城除了引发了西方人的淘金热潮之外,还成为了他们浪漫想象的灵感源泉:

忽必烈汗在上都曾经

下令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逍遥宫

那里有圣河阿尔夫在奔流

从深不可测的洞穴深处

流入不见天日的海中

于是方圆三十里的沃土

围上城墙、建起楼台无数

那里有花园,园中流水闪清晖

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

那里还有森林,跟群山同样古老

林间的茵茵草地,铺满了阳光

……

在一个闲居的午后,英国的田园派诗人柯勒律治手捧《马可·波罗游记》,当读到忽必烈汗下令在此修建一座宫殿,和一座宏伟的御花园……的时候萌生睡意。在梦中他邂逅了这座充满东方情调的神奇殿堂。

那是一座神圣又恐怖、既温暖又阴暗、既逍遥又梦幻的宫殿,那里鲜花盛开,那里有亭台楼阁,那里还有美丽的阿比西尼亚姑娘在弹着竖琴,唱着悠扬的歌……

有人曾说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确然如此,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元朝的11个皇帝中就有6位皇帝是在上都举行的登极仪式。此外,上都还是元朝宫变战争、流血冲突的见证者:

公元年,少年继位,胸怀壮志的元英宗从上都回迁大都,在距离元上都三十里的南坡被弑杀于行幄的卧床之上,从此元朝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败。

年以元武宗为代表的大都势力与以泰定帝一系为带表的上都势力为了争夺皇位暴发了激烈的内战,激化了各宗室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元朝的内耗。

元朝将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此外,统治者们醉心于争权夺利且骄奢放纵导致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在元朝统治期间之内,社会环境一直非常动荡,百姓在不堪重压之下终于揭竿而起。奢靡华丽的元上都成了贫苦起义 们寄托愤恨的对象,于是在一个寒冷刺骨的冬日里,红巾 攻入了上都,焚毁了那些巧夺天工的楼阁宫阙。

而今坐落在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古城只剩下落满烟灰的断壁残垣,再也不复旧日的繁华。我们只能根据地底遗留的文物以及书籍上有限的记载去畅想它往日的风光。,但是置身于遗迹当中却仿佛仍能感受到美酒千觞、美人歌舞、战马嘶吼、冷铁低吟:

它举世无双、它暗淡无光、它烽火辉煌、它饱经风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