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原创视频专访
指挥家张弦
06:11橄榄古典音乐原创视频/文章
采访时间:年9月5日
秋日的一个午后,在国家大剧院的指挥休息室里,时不时会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的主人正是当今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上的顶级中国女性指挥家张弦。
不太高的个子,利落的短发,清脆自信的语调,讲到兴起处还会忍不住比划两下...那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英气,时刻都在传递着一个讯息——这位“张家女将”可是在舞台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统帅!
张弦
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自年在马泽尔指挥大赛获奖以来
张弦就开始一路书写下各种
“第一次”
◆年她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百年来首位华裔副指挥;
◆年,成为首位职棒德累斯顿国立乐团演出的女指挥;
◆年,张弦成为被意大利米兰威尔第交响乐团任聘为音乐总监的首位女指挥,并于年,同时担任荷兰国家演奏学院音乐总监;
◆年11月,张弦被任命为有近百年历史的新泽西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短短半个月后,她又成为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成为首位在BBC旗下担任固定职位的女指挥家。
◆英国《BBC音乐杂志》曾评选出的全球最杰出11位女指挥家之一,并且张弦是唯一的亚洲人。
▲
张弦指挥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乐团
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一乐章)
女指挥没什么不同
随意想几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富特文格勒、阿巴多、伯恩斯坦等等,无一不是男性。似乎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这项需要极强掌控力与领导力的工作,理应属于男性。
一直以来,作为女性指挥的张弦,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或许就是:“女性指挥与男性指挥有没有什么不同?”而张弦的回答也始终淡然如一:“只要才赋足够,就没什么不同。”
在张弦看来,指挥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能把原本就有90分的演奏,再提上去5分?就是要看指挥的功力了。而这里面的困难,不会因为你是男人或是女人而有什么差别。
“经验”,是张弦在采访里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她觉得中央音乐学院的余峰老师说得非常对,指挥要学10年,练10年,这里面需要学习和积累的东西太多了。翻开动辄20几行看着就让人眼花的总谱,指挥就要知道哪个声部是要强调的,哪个乐器是最需要在这里看指挥的等等。这里面的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
她讲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火鸟》最后一个终曲里有一大段圆号的solo,有经验的指挥,在圆号进来的地方一定不要看他,就让他自己吹。因为一看他,他就紧张,就更吹不好。”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终曲
学指挥是阴差阳错
也是命中注定
张弦的老家在东北一座叫作丹东的小城。从6岁开始,每周坐6个小时火车从丹东赶到沈阳,就为了上1小时的钢琴课——这个音乐生们都无比熟悉的场景,也伴随着张弦的童年。直到11岁,张弦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钢琴专业,这在那时的小城丹东也算是件不小的事情。
在张弦初三的时候,她的老师陈比刚教授觉得她的手不够硬,弹琴力度不够,建议张弦去学作曲。但张弦想了很久都觉得不太喜欢,考虑到自己有绝对音高,想着要么就学视唱练耳吧。结果当张弦高考的那年,中央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专业不招生了,就在这么个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张弦进入了指挥系。
回过头来看,张弦出色的记忆力、听觉能力和乐感,刚好具备了作为指挥的几项最重要的素养,这也注定了张弦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
第一次上台指挥的经历就像
“扔到海里直接让你游泳”
张弦第一次上台指挥的故事,现在想起来也还是让她心惊肉跳。那是在她大三时,吴灵芬老师因为身体不舒服,临时叫张弦去顶班,指挥中央歌剧院演绎《费加罗的婚礼》。
吴灵芬
“当时对我而言,天都塌下来了!曲子是很熟,但只是在钢琴上弹过,指挥乐队的经验就是零!况且还是一个学生,去指挥专业乐团,简直就是扔到海里直接让你游泳。”
据说在排练的时候,乐队经理一开始很不高兴,怎么能让一个学生来指挥呢?后来看她挥了一会,觉得这小孩还不错。就这样,张弦得到了自己第一次公演的机会。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与郑小瑛老师一起研读总谱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代女指挥家郑小瑛也曾给予张弦指导。当时郑小瑛既教授指挥,同时也教总谱读法,也就是在钢琴上,直接视奏出十几行,甚至二十几行的总谱。
郑小瑛
张弦回忆道:“一周两次,吴老师会抱着一堆谱子进来,提前也不告诉弹什么,直接拿过来说‘打开,看吧’,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视谱,两架钢琴,一个人弹木管和铜管,一个人弹弦乐,每天还会换一换,弹错了也不许停。”
正是这样的高强度集训,为张弦的指挥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今天,张弦也严格坚持着“指挥乐队1小时,就提前研读乐谱20小时”这样的高要求。
跟马泽尔大师学习排练效率管理
年,28岁的张弦在第一届马泽尔指挥大赛上获得了冠军,不仅让整个世界看到了这个中国姑娘,也因此得到了后来在纽约爱乐乐团做副指挥的宝贵机会。
纽约爱乐乐团,这个曾被马勒、伯恩斯坦、布列兹、祖宾·梅塔等众多指挥大师调教过北美天团,有着经过上百年积淀而传承下来的音乐传统。而张弦有幸在这里得到了时任艺术总监马泽尔的指导。
▼马泽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马勒e小调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
洛林·马泽尔
中国乐迷对马泽尔应该不陌生,这位大师晚年曾多次来到中国演出。张弦说:“马泽尔大师很喜欢亚洲人,因为他觉得亚洲人谦虚有礼貌,也很勤奋。”
马泽尔大师的指挥风格严谨而稳健,清晰而果断,从这个视角来看,张弦那大气、利落的台风,也略带一些大师的痕迹。不过马泽尔对张弦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舞台之下的案头工作上:
“做指挥,排练有效率是很大的优势。马泽尔大师对排练时间的计划可以精确到分钟,什么地方花几分钟,顺序是什么,他在排练前就会做好精密的设想。他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比如‘这部交响曲我为什么要从第四乐章开始排?’有时我能说对,有时就不对。从这些问题里,我就更加能了解到他对排练的构思和设想,非常地全面。”
每次演出不超过2个星期
如今,张弦同时兼任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往返于欧洲、美国和中国之间。问到张弦她是如何在家庭之间做平衡的,张弦说她坚持每次演出不能超过2个星期,不管飞多远,哪怕只能呆几天,也会不远万里回家陪伴2个儿子,这是一定要做的付出。
今年年底,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支持下,张弦将率BBC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在中国进行巡演,张弦说:“对中国的听众来说,会是个很好的机会来聆听这个有着很高职业水准的乐团。而对我来讲,带欧洲的乐团回中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同时也让乐手们感到新奇。”
▲
张弦指挥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乐团
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
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
交响音乐会
长沙音乐厅三周年庆重磅推荐
时间丨/12/18周二20:00
票价丨//////80(学生票)元
*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超值套票丨
双人套票:*2=1700*2=1400*2=
家庭套票:*3=1950*3=1600*3=
积分兑换丨
金卡、银卡、及普通会员兑换比例为20:1,每场兑换金额不超过元(积分);
钻石卡会员兑换比例为10:1,每场兑换金额不超过元(0积分);
注:兑换票超出部分需现金补足差额,积分兑换不与任何优惠同时享受,兑换票不包含学生票。
曲目单
哈伊尔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与乐队协奏曲K./c
---休息---
安东宁德沃夏克:G大调第8交响曲Op.88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晚为准
张弦,指挥
马修费瑟斯通,长笛
孙诗萌,竖琴
三周年庆重磅推荐
(点击查看大图收藏)
延伸链接
▼
获取梅溪湖大剧院最新演出资讯
获取株洲神农大剧院最新演出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