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调口琴的曲库中,有那么一首曲子,号称C调之王。萌新者听之膜拜其难度,进阶者为之激情满满。一度甚至成为网络口琴大神比吹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就是名声远扬的《LaPartida》。
这首曲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们先听一下这首曲子是如何的再来跟大家聊聊关于这首曲子的特殊之处。
lapartida03:05来自蓝调口琴张晓松伴奏:张晓松演奏:德嘣
正如你听到的,这首曲子是一首3/4拍的小调,在曲子中段有大量的半音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要演奏这首曲子就必须掌握3孔所有的压音以及4、5、6孔的超吹,用压音和超吹相互配合演奏出半音阶。除此之外还有快速的八度跳孔,这对于演奏者必须对口琴上每一个琴孔位置做到精确把握才能完成所有的八度音,再加上并不慢的速度于是乎这首曲子顺理成章的成为掌握超吹和成为一名进阶口琴玩家必练的曲子。
许多琴友光注意这首曲子中的超吹、大跨度跳孔等高难度的技巧,却鲜有人这首曲子的出处。
这首曲子是来自委内瑞拉的一首传统华尔兹,作者是委内瑞拉作曲家、指挥家同时也是一名军人CarlosBonnet(-)。年,11岁的他参加了儿童军乐队后就一直在军乐团里活动,曾经担任委内瑞拉陆军第一旅乐队的成员,后来晋升为委内瑞拉军乐团学校的院长。他是一名杰出的作曲家,赢得过许多音乐相关的比赛,曾被教育部授予过公共教育奖章。他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包括《Quitapesares》、《Eltrabadedos》、《Refranero》、《Latierrademiquerer》、《Overellasdeunpampero》、《Negrala”quiero》以及这首《LaPartida》。
“LaPartida”中文译为“离别”,是一首传统的委内瑞拉华尔兹音乐。委内瑞拉的舞蹈也称为Joropo,期在19世纪的委内瑞拉非常普及,主要分为大厅华尔兹和流行华尔兹,前者通常在钢琴上演奏,后者而是在传统乐器上演奏,通常是古典吉他、小提琴、竖琴、沙锤、卡宏组成的乐队。
委内瑞拉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又有欧洲以及非洲黑人的大量迁入与当地原有的印第安人文化相互交融,使得委内瑞拉的民间音乐呈现出多种音乐元素融合的特点。《LaPartida》就是一首具有西班牙风情的乐曲。
委内瑞拉人民极为热爱音乐,但在上世纪70年代,委内瑞拉由于经济不景气等原因,贫困人口激增,全国近80%的人口都是贫困人口,导致社会动荡,青少年沉迷毒品、帮派、枪战等社会危机。
年时任委内瑞拉文化部长的音乐家何塞·安东尼奥·阿布莱乌发起“音乐救助体系”,希望通过为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乐器和乐团训练,让他们远离犯罪。
儿童从三岁起就可以加入乐队训练体系,从儿童玩具乐器学起来,到歌唱表演以及乐队合奏,6岁的医院领取属于自己的乐器,每天集训两个小时,所有练习都在乐队中完成。合奏训练让孩子们始终兴趣高涨,对乐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参与到体系中的孩子们辍学率和犯罪率都远低于同龄人,改变了自身的民运甚至是家庭和社区的人文氛围。
委内瑞拉幼儿到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40年后的今天,万人口的委内瑞拉拥有了近百个幼儿交响乐团、多个儿童交响乐团、多个青少年交响乐团、30个专业乐团、多个合唱团、千余个附属合唱团以及12个吉他制造厂。体系内工作的音乐教师1万多人,通过“体系”接受训练的孩子30多万人。看到委内瑞拉政府在青少年教育和音乐上有如此大的投入和支持,不禁感慨国内的青少年音乐教育环境,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政府也能大力支持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更多优质的音乐人才。
曲谱和伴奏在这里:
伴奏下载:打开蓝调口琴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