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新疆文物部门公布了位于吐鲁番的洋海墓地最新考古成果,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四川广汉三星堆。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洋海古墓的出土文物,创下了三个“历史之最”。那么这片遗址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呢?洋海墓地首次发掘是在年冬,直到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又再次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直到年,文物部门才首次披露了有关洋海墓地的诸多细节。
年冬天,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远近闻名的善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村,发现了一座距今多年前的古代遗址。当时洋海村一位老农在自家地里干活时,一铁锹下去,带出了像是跟墓葬有关的碎木屑,文物部门经过初步判断,决定对该墓葬进行发掘。
出乎意料的是,挖开这座古墓后,又在它四周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古墓。直到年,经新疆文物部门对这一区域进行全面发掘,清理出超过座墓葬,年代指向为多年前。
一个不起眼的洋海村,居然埋藏了如此众多的古代墓葬,足以证明这片地方曾有大量的古人活动,甚至可能还构建起了初具规模的王国。翻阅史书我们得知,多年前,吐鲁番这片大地的主人是姑师人,也就是后面改称的居师人,他们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起了居师王国。《史记》、《资治通鉴》都对居师国有过确切记载,是见诸史籍的。那么这片墓地中都有些什么文物呢?
在这多座墓葬里,有大量的随葬器,以陶器、木器、皮具、毛纺织物和铜器为主,还有人和动物孩骨,以及一些植物。
在一座墓葬的陶器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食物留存,经红外光谱分析,这些多年前的食物是淀粉类物质,应该为面食,是由小麦和大麦经过碾压磨成粉后,加工而成的熟食。这件陶器里装的,就是第一个记录:那就是,我国最早的用小麦和大麦制作的饼子。在另一个墓葬中,还发现了距今多年的古乐器,学名叫做“箜篌”,外形类似于竖琴,外部蒙有羊皮,琴闲由五根牛筋腱制成。
据史料记载,“箜篌”出自西域,山西云冈石窟就对这种乐器有过描述。此次洋海墓地遗址发现“箜篌”,证实了多年前,居师人就曾演奏这种乐器,之后才传入中原地区。这是第二个记录:我国最早的箜篌乐器。
在第三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条已经严重破损的裤子,年代距今最少有年,它们的关键在于,都是有裆裤。出土于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的有裆裤,距今年,曾雄居我国发现最早的有裆裤之首,这个记录被一举打破。第三个记录又诞生了:我国最早的有裆裤。居师国地跨天山南北,加上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许多珍贵的古代遗物得以保存,尽管洋海遗址名气不比三星堆,但它的优势在于,既出土了大量的实物,又有史书文献作为佐证,从这点上看,洋海遗址的发现成果,甚至比三星堆更具有价值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