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在艺术发展历史上,音乐与绘画密不可分,形成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动人情境。在西画史中,最有音乐气息的画家,首推15世纪威尼斯画家的乔尔乔涅(~)与稍后的法国画家华托(~)二人,乔尔乔涅的最大特点是诗人兼画家,他是在架上绘画的先行者,又是个抒情诗人,他的风格具有造型柔和,色彩自然的特点,画评家认为他具有这种画风,乃得之于他在绘画中的音乐性。法国的华托虽然比乔尔乔涅晚二百年,但他的画风公认是威尼斯画派的延续,他最大的功绩是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创造了法国洛可可华丽的画风。而他具有这种风格的原因,乃是由于他对音乐狂热的爱好所致。可见,一个画家的音乐修养,会直接影响其本人的画风;西洋这两位画家和我国唐代王维的情形不谋而合。早在17世纪后半叶,音乐创作中就有过肖像画式的标题作品。听着库普兰的《莫尼卡姐姐》、《胜利的缪斯》等大键琴曲,就会使我们想起他的同时代画家华托的作品,都是那样色彩艳丽,纤巧娇饰。到了19世纪中叶,不少浪漫派钢琴作曲家热衷于在画中获取创作灵感,将同名画作“翻译”成乐曲。李斯特在年间写的钢琴曲集《旅游岁月》中有一首《婚礼》,那是根据拉斐尔的名画而作的同名乐曲。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对历经磨难的恋人终成眷属,在教堂前成婚的场面。李斯特以温柔的旋律表现了画面上这对新人含情脉脉的神态,用洪亮的琶音奏响了祝福的钟声。加布里埃尔61梅特苏-爱的宣言加布里埃尔·梅特苏(-)是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他的作品还原了荷兰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真实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其精髓之处,为后世的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弗朗索瓦·布歇-蓬巴杜夫人画像弗朗索瓦·布歇(—)为他最有力的资助者——蓬巴杜夫人画过多幅肖像画,此为其中之一。这位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人,不仅是路易王朝的第一美人,而且还是个才女,弹琴只是其众多才艺中的一项而已。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弹竖琴的男人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以描写轻巧享乐的市民生活而闻名。画中男子纤长的手指灵巧地拨弄着琴弦,他却并没有看着琴,而是转过头来看向前方,似乎在观察听琴者的反应。约翰·约瑟夫·佐法尼-戈尔家庭与乔治·厄尔考珀三世约翰·约瑟夫·佐法尼(-年)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创建人之一,擅长描绘人物众多场面的风俗画。佐法尼描绘风俗场面的技巧是画史上罕见的,他以高超的造型技巧描绘得逼真,显现出不同对象的空间质量感。霍勒斯·韦尔内作品霍勒斯·韦尔内(—)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他出身于绘画世家,祖父罗德·约瑟夫·韦尔内是著名风景画家,父亲卡尔·韦尔内是版画家和优秀的军事画家。他的作品形式华丽,在上层社会享有盛誉。安东·罗马寇-那不勒斯的酒吧安东·罗马寇(–)是奥地利画家,擅长肖像画和历史题材画。阳光洒在酒吧的大门口,三个女子分站在木门的两边,看着坐在椅子上弹琴的男人。男人头发蓬乱,目光忧郁,不知为何神伤。一只狗正静静的躺在他的脚下酣睡。乔瓦尼·博尔迪尼-钢琴家乔瓦尼·博尔迪尼(–)是意大利印象派画家,法国美丽时代时尚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贵妇名媛和上层社会的肖像、人物画,善用飞动的笔触,表现一个时代的浮华与轻飘。爱德华多·莱昂·加里多作品爱德华多·莱昂·加里多是西班牙古典过渡印象派时期的画家,作品主要以穿着华丽的优雅女性肖像以及繁荣的城市场景以主。他的绘画风格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画作与马奈相似。弗雷德里克·索拉里克万-独奏音乐会弗雷德里克·索拉里克万(-)是法国画家,职业生涯在意大利度过。他画风细腻,尤其擅长描绘浪漫豪华的场景和姿态优雅的女性,在他的笔下,人物的衣饰、房间的装饰等细节都呈现出丝缎般的质感。弗里德里希61冯61凯勒-流浪歌手弗里德里希61冯61凯勒(–)是德国风景画家。一间昏暗的小酒馆,歌手拨着琴弦,扭头与围坐一桌的听众互动,邻桌的客人被歌声吸引正看向他,而站着的绅士却露出不屑的神情。歌手生活的甘苦定格在画面中,令人难以忘怀。卡拉瓦乔-鲁特琴手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是意大利画家,他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画中年轻貌美的琴手是男孩还是女孩,至今仍众说不一。纷乱的乐谱、断了弦的琴、琴手忧郁的神情,增加了作品的韵味和厚重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米恩斯·莫勒奈尔作品让·米恩斯·莫勒奈尔(–)是荷兰黄金时代的风俗画家。他喜欢描绘各种音乐题材的作品,如二重唱、合奏、家庭音乐会等。画中的男女各持乐器,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观者虽不能听闻旋律,却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弗朗索瓦·休伯特·德鲁埃-查尔斯·西蒙·法瓦尔夫人肖像弗朗索瓦·休伯特·德鲁埃(-)是法国画家,擅长人物肖像的创作,尤其是为皇室贵族创作的肖像作品,人物栩栩如生,线条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有着很好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伦伯朗作品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画中最明亮的光线集中在弹琴女子的身上,坐在她对面的男子和站立的男子身上的光线则逐渐变得昏暗,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是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弗朗西斯科·德·穆拉作品弗朗西斯科·德·穆拉(–)是18世纪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画家。画中的少年拨动琴弦,温柔地看着穿红裙的姑娘。红裙姑娘一手放在胸口,柔情地与少年对视。站在后面的姑娘伸出手指,顺着少年的目光指向红裙姑娘。人物关系一目了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