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节目规则:
八位唱作人在比赛开始前先进行一个面对面的demo互听。八个人轮流进录音室,现场演唱demo,唱完互评排名,从一到八排序,不得并列,不得弃权。之后根据大家的排序综合出最后的排名,然后互相挑战,挑战成功则排名互换。从第二期开始,会根据这个排名,进行末位淘汰。
首发八位唱作人分别是:郑钧、GAI、马頔、霍尊、陈粒、张艺兴、隔壁老樊和刘思鉴。
接下来废话不多说,直接看舞台!
第一组:张艺兴挑战GAI
张艺兴这首《Joker》应该灵感就是来自于电影的那个Joker,感觉还是很贴合意境的,又加入了很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总体来说最终呈现的效果在我预期之上。
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他的副歌,有点复古的味道。当时在听demo的时候,刘思鉴也建议说,可以做得funky一点,我还蛮认同的。
他最后一段,伴奏里人声的“nanananana”那个,也非常有记忆点。
这里张艺兴选择了GAI作为挑战对象,理由是因为两个人今天都会唱说唱,预测GAI可能也会做一首trap,结果没想到GAI选择了一首中国风。
总的来说,张艺兴挑战GAI,还蛮有勇气的。实话实说,在说唱方面,地上本来就很难去PK地下。反正,拿trap去跟地下出身的职业rapper比,确实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虽然说这首歌rap部分的词真心还是很不错的,但演唱出来的效果,没有副歌那样让我惊艳和反复循环。
不过有一说一,张艺兴的舞台表现力是真的没话说,爱豆的舞台表现力是一般音乐人很难赶上的,而且张艺兴确实是其中的佼佼者,开头关门的动作和笑声,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Joker》的舞台可以说是整期节目中最具艺术性的一个了。
而且再强调一遍,这首歌是本期全场唯一一首唱作人自己独立完成编曲的,这和仅参与作词作曲的难度,以及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回过头来说GAI这首,我个人感觉有一点中规中矩,或者说没达到我的预期。好听是好听的,开场让我很惊艳,副歌也很洗脑,rap也绝对是碾压,但词曲的中国风,给我感觉更像是唐人街风。
这首歌的唱,肯定没话说;但作,我觉得还可以更好。
这一组我把票投给:张艺兴。
第二组:刘思鉴挑战霍尊
刘思鉴这首总的来说还是好听的,很顺耳。但是曲的话,感觉比较平庸,整体上还是一首比较程式化的电音,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他的词,我还是挺喜欢的,尤其是副歌的部分。和曲搭配在一起很和谐,也很酷。
那作为同龄人,我还是很佩服他的。而且他自己在采访中也说,这首对于他而言是比较中庸的作品;这次舞台,也能感觉到他第一次上这样的节目是非常紧张的,舞台表现上能明显看出和其他人经验的差距。这个反而还是让我很期待他之后的表现的。
如果这个节目,能够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年轻音乐人的成长的话,那我想会非常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霍尊。
这个舞台,当时我看节目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啊!这期节目里第一首让我想要收藏音源的歌曲出现了!”
这首歌从制作角度上来看非常完整,之前跟朋友聊的时候,也有人跟我说,感觉这首歌的编曲太满了,嗯……我个人感觉还好。当然,这种听感上的东西肯定是因人而异。
我对这首歌的理解是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感觉。虽然我只是宇宙间渺小的一粒尘埃,但是,我依然在感受着这世界的美丽。因此这首歌的编曲,必然是要饱满的,才能体现出浩瀚之美,而不仅仅是一种虚空。
强调一下霍尊这首是他自己有参与编曲的。
霍尊的唱功,自然不必多说。他的音色在华语乐坛应该是只此一家了。
然后这首歌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是一首中国风!它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凯尔特风音乐,也就是中欧,爱尔兰、苏格兰那边曲风。比如说,在编曲中它就非常明显地用了竖琴、哨笛等乐器,都是凯尔特风的代表乐器。它的作曲也用的是中古调式中的多利亚调式。不要一听到这种很仙儿的就觉得是古风、中国风,中国风不长这样的。
那关于这首歌更多的创作细节,霍尊和张艺兴在节目的番外篇《开饭啦!唱作人》中也专门聊了一段,大概在四十几分钟的位置,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一下。
这一组我把票投给:霍尊。
再下一组:郑钧挑战陈粒
郑老师这个舞台,首先,词曲水平,肯定是没话说的,还是那个水平。吉他声一响,哎!就是郑钧!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味道太熟悉了,我没有感受到什么新的东西在里面。这一季节目的主题叫“新声”,所以其实之前一直都对郑老师非常期待,一直在想象“老前辈”来做“新声”会是怎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那这首作品,确实是让我有一点失望的。
不过这是第一期节目,除了郑钧以外,大家也基本都是选择比较保守地做“大家印象里的xx”的歌曲,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抱有这种对“新声”的期待。等唱作人们试水过后,应该就会有很多“炸裂”的作品出现了。
还是继续蹲郑老师下一期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陈粒。
陈粒这首歌的前奏和主歌部分,我是非常喜欢的!词曲还是陈粒的风格,很有个性,不羁又有点俏皮。
这首歌陈粒也是有自己参与编曲的。
感觉有点让我迷惑的呢,就是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歌曲前面的情绪还是比较低的,整体氛围很安静,但到副歌那里,一下子就没有任何铺垫地燃起来了,情绪突然就高昂了,编曲也热闹起来了,给人感觉有点猝不及防。前后分隔感很强,会感觉不太舒服,好像这不是一首制作完整的歌曲,这是让我感觉有点缺憾的。
其它的方面都很好,无论是演唱还是舞台表现力,给人感觉都是很稳、很符合歌曲意境的。
最后综合来看,我会把票投给:郑钧。
最后一组:隔壁老樊挑战区马頔
隔壁老樊……怎么说呢。首先,我不排斥网络歌手,我自己也听很多网络歌手的作品,他们其中很多人,即使我已经听了很多传统歌手的作品,听了很多欧美日韩,甚至自己接触一些音乐制作之后,再回来听,词曲、编曲、唱功还是让我感觉很好。我自己也会通过网络渠道来发音乐,甚至我现在做的这个乐评也是通过网络渠道来给大家看到。
我认为网络歌手,并不是个问题。水平不好的歌手,才是个问题。
隔壁老樊这首歌,说实在的,我不知道怎么去评价,或者说没有什么可以评价的。它就是一首非常标准的、程式化的、套路化和公式化的流行歌曲,一首没有什么新意的苦情芭乐。
我知道这首歌还是很多人喜欢的,这类音乐它就是为了打动人而生的,被它打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音乐风格无贵贱,质量就是有好坏。这首歌,它或许是一个对你胃口的产品,但它也是一个工厂流水线产品。不同于这个节目里其他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这个产品里面含有的创造性、不可替代性是很低的,它没有那么有价值。
就像是机器绣出来的花,好看又便宜,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但在一场刺绣大师赛里,大家都是苏绣、蜀绣、湘绣的精美艺术品,你拿一个工厂流水线的机器绣出来,总归是不合适的。
接下来看马頔。
马頔这首也是一首自己参与了编曲的歌。
这是一首很安静、慵懒、放松的歌。他的咬字也很有特点,虽然说我并不是很能接受这种咬字发音的方式,但这首歌这样表达,是很合适的。制作完整,情绪意境到位。虽然确实不是我会很喜欢的类型,但这首歌还是能让我从头到尾很专注地听完,投入到它的情绪里。
马頔的演唱也很好,词曲编唱,全部是在一个统一的意境里的,我觉得算是本期的一个高分作品。
这一组我把票投给:马頔。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的四组唱作人啦!
整体而言,我对这个节目的印象分还是很高的。能感觉到节目组对音乐的诚意,几位唱作人也都很real,节目中讨论到了很多音乐上的干货,我想无论是对音乐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们还是普通观众,看完以后应该都能收获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很推荐大家去看原综艺哒!
这里只是我个人看过每个舞台后一些很主观的评论,我也非常希望,大家自己看完以后,能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欢迎大家来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喜欢的话,欢迎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