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我深爱的Childwife:我真爱你啊!望保重,并望一定要继续寻求幸福,这也是为了我!吻你!你的南南!年12月29日年9月11日(再)。”
这是一份遗嘱。
写这份遗嘱的人,名叫杨南生,是我国火箭固体发动机的领军人物,我国首批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特殊时期受我国特别保护的科学专家。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江一号”火箭的三级固体发动机,就是由他带头研发的。
他还参与研制了我国“巨浪一号”潜艇的两级发动机,还为我国战略导弹做了一系列预研工作。
他是打开我国固体发动机研究大门的开创者。没有他,我国的固体火箭至少要在黑暗中多摸索六七年。
他的丰功伟绩在这先不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他晚年的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
怎么传奇?从上面这份无关遗产分配,只有浓浓深情的特别遗嘱中或许就可以看出来。他称自己的妻子不叫“wife”,而叫“childwife”。
为什么他会这么叫呢?
01
我在上文《他是中国固体火箭事业领军人,晚年娶小30多岁新华记者小娇妻》说过,杨南生一生娶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莘耘尊。莘耘尊是他的同学,后因病去世。
第二任妻子叫张严平,是一个新华社记者。两人相差三十几岁。张严平因报道“两会”,采访了杨南生,两人因此结识。
年轻时的张严平
一交谈,两人心性相通,最后克服相差三十几岁的年龄差,终于领到了结婚证,在陕西杨南生驻地的简陋宿舍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结婚那天,待庆祝的朋友散去,张严平捧着红彤彤的结婚证,呆呆地看了半天,歪着脑袋故作深沉地问杨南生:“南南,结婚意味着什么?”
杨南生深情地望着张严平,对他说:“结婚意味着,从今往后,我们将要共享我们生活的快乐喜悦,共担我们生活的困难艰辛。但是,小平平,我只想让你得到快乐和幸福。”
结婚后,杨南生的确信守承诺,将不好的东西都自己承受了,而把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给了张严平。
首先,他为了新婚妻子,在工作地点上做出了让步。
作为一个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杨南生打算后半辈子将在陕西秦岭的大山里度过。但是,现在他又有了一个小他三十几岁的小娇妻,是一个丈夫。
回想第一任妻子莘耘尊跟着他走南闯北,颠沛流离,最后病逝,他改变了主意。为了让张严平不再重蹈第一任妻子莘耘尊的覆辙,他决定申请调入北京工作。
但是因为一些组织上的原因,他的调令迟迟没有下发,两人只好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02
“有邮差在,生活就充满诗意。”
这是杨南生和张严平,都特别喜欢的一句诗。
在那个电话还没有普及,互联网还没有发达的年代,写信收信成了他们最幸福的事。
从年结婚到年杨南生调入北京工作,两人全靠书信沟通交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封信。
他们对彼此之间有多依恋,从杨南生的信中就可以看出来。
亲爱的小平平:算来已经分别近70小时了。两天来,我白天做不下任何事情,晚上又辗转反侧不得入梦了......”
这是年7月15日,杨南生给张严平写的信。那时,他们刚结婚一个多月。
柳永有诗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爱情一旦来了,相思自然接踵而至。
不分朝代,不分年龄。
杨南生虽然是一个阅尽沧桑的大科学家、智者,但是在爱情面前,他只是个男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一个刚结婚的丈夫。
新婚燕尔,就要两地分居,这无疑是对这对新人的折磨。
柏拉图曾说:“当爱情轻敲肩膀时,连平日对诗情画意都不屑一顾的男人,都会变成诗人。”
杨南生虽然是“理工男”,但却十分喜欢音乐和文学。
苦闷的时候,除了听音乐、弹钢琴,还会将思念写成诗,寄给张严平,共享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那时候,虽然分居,但有了爱情的滋润,他们的心里都是甜的,所望之处都是美好的。
比如,他在《古塔》一诗中写道:
疲乏的夕阳
掩映着疲惫的面颊
窒人的晚风
浮动着叮当的耳环
你,顽皮的蝙蝠
慢些穿梭吧
不要扯散它宁谧的目光
你,饶舌的燕子
轻些唠叨吧
可别敲断它绵延的冥想
......”
又比如,他在《和谐》一诗中写道:
竖琴流出小溪潺潺
横笛窃听双燕喃喃
掌心上感觉到手指在弹奏
胸膛里共鸣着合拍的歌唱
左半脑醉心于晶莹的音符舞蹈
右半脑神往着朦胧的旋律荡漾”
他们就这样你写我回地三天两头写信。
他们在信中谈论三毛、琼瑶的小说,谈论萧伯纳、谈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他还几次在信中说:“我的小平平,只有你感觉幸福了,我才会感到幸福!”
杨南生把张严平这个childwife当成了一束光,照亮了他的晚年生活。
我扯下一片雨
你就在雨中升起霓虹
我扯下一片夜幕
你就在夜幕上洒落星星
我搬来一座山
你就将山燃成火炬
我放出一只风筝
你就还他一只自由的山鹰
无数逆风而行
你总能让我看到
远方闪亮的灯火
无数阴霾重叠
你总能让我发现
红尘之上的星空......
陕西这边,是杨南生诗情画意的书信和真挚而热烈的文字。
北京这边,是张严平的期待,以及收到信和礼物的惊喜。
两颗心,就这样一来一回地慢慢贴近。
在杨南生的一封封来信中,张严平更加懂得了杨南生那个阅尽沧桑的丰富而高贵的灵魂,对于这样一个始终心怀赤子之心的人,她能给予的只有最纯粹的爱。
她信中说:
我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我的爱、我的生命真正找到了她的归宿,唯一她所要找寻的归宿。她的现在、将来,整个生命都与她寻找到的人共生共息。一个生命决定了另一个生命,‘灵魂相依’——别无选择。”
在她的内心深处,杨南生不仅是她的丈夫,还是朋友、情人、哥哥、mychild.....是她所追求的精神伴侣。
她甚至在一次回信中赋诗说:“我来到这个世界,只因为,有你。”
他们成了彼此的灵魂伴侣,给予对方精神上的诸多慰藉。
03
晚年遇见爱情,杨南生不仅成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年轻”男人,会写诗、送礼物给小娇妻,同时也是成了一个长辈一般通透的大丈夫。
张严平在和杨南生结婚前,曾去过山东父母家,跟父母说过这件事。
但是,军人出身的父亲很难接受女儿的这桩“老夫少妻”的婚姻,于是跟她断绝了关系,为此张严平心里既惭愧又难过。
为此,杨南生开导她:
他(张爸爸)对我们的结合,既然目前所唯一保留的意见是“年龄差”,那么这一点就是作为父母所自然会有的心情。他所担心的是因“年龄差”所产生的对你许多深情的不放心。”
人只有充分长大了才能恰当地处理此生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在杨南生的循循善诱的劝导下,张严平逐渐理解了父母,也缓和了和他们的关系。后来,张严平父母还和杨南生成了比较好的关系,甚至疼爱杨南生比张严平更多一些。
每年山东枣子一上市,张妈妈就挑最大最好的寄到北京,叮嘱张严平煮红枣粥给杨南生喝;
张严平每次回山东,父母都要又包又煮地让她带一大盒饺子给杨南生,说他爱吃。
张严平每次去探望父母,父母都会说“南生还好吧。”“好好照顾南生,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啊!”直到去世前,父母都还记挂着杨南生这个“大”女婿。
有句话说得好,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包括她的家人。
作为一个“大”丈夫,杨南生这一点是合格的。
虽然他是导致张严平和父母产生裂痕的主因,但是他不仅没有因此怨恨,而且还极力劝慰张严平,让她慢慢修复和父母的关系。
古诗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跨越了父母这一关,他们的结合,再别无它碍。
一个是开创我国固体发动机的大科学家,一个是涉世未深的新华小记者;一个是花甲之年的老翁,一个是活力四射的女青年。
他们的结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堪称传奇。
他们是如何相濡以沫,相伴27年的?这样的老夫少妻又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儿?我们后面的文章接着讲。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