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竖琴 >> 竖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上交之声响起来

来源:竖琴 时间:2022/12/26

小伙伴们有听过充满哲思的中国风交响乐或是管弦乐版《HeyJude》吗?

听上去有点玄乎,但是岁的上海交响乐团,真的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巡演中,奏响了这些曲子,还是在英国逍遥音乐节、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等大牛的音乐节上。那么问题来了,老外买单吗?

小编亲历了其中两场。先是在“风车国”荷兰。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地处海平面以下的港口之城,这里除了风车、木鞋、运河及各种博物馆,也有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这样的世界一流演出场所。它年开幕,凭借独特的建筑声学和高水准的节目,每年吸引着超过近百万观众。

上交的演出以陈其钢的管弦组曲《五行》开场。曾有声学专家评价皇家音乐厅“混响对提琴手提供了很大帮助,当拉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时,前面一个音仍留着,给人感觉每一个音都充满活力”,这一声学优势在《五行》这部细腻的作品里获得了充分体现。

第一乐章“水”的旋律轻盈流转时,乐队中竖琴波浪线条般的滑音和弦乐的拉奏,在音乐厅的空间里显得格外丰满透彻,生动体现了”水“的清冽和灵动特质;第四乐章“土”通过弦乐的长音和马林巴颤音琴的音色融合,产生了悠远苍凉之感,将现场观众带到了遥远东方古老旷漠的大地。

随后上演的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让熟悉这两支曲目的西方观众都能起立鼓掌。厉害了!

只能安可了,乐团加演了中国小曲《良宵》。当最后一个俏皮的尾音滑过,观众们简直被逗笑了!旋即又是雷鸣般的掌声。

——————————————————我是乐队休息的分界线——————————————————————

巡演的最后一场,上交移师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今年在这里举行的逍遥音乐节迎来了第个生日。这个全球规模最盛大的音乐节,每年会有多场演出,但只有10多支海外乐团能获邀参演,今年,上交接下了这根橄榄枝。逍遥音乐节总监大卫·皮卡德听说上交比逍遥音乐节还年长15岁时震惊了,另外他也不得不承认,上交在世界范围内的口碑让他觉得,请上交来,值!

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是工部局乐队,曾有一批外国音乐家加入。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乐手成为了乐团主力,近年来,上交在演奏好西方经典的同时,更通过委约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国原创作品发展壮大,并在海外演出中也加入中国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像这次,上海交响乐团就携东方遇见西方的主题,亮相逍遥音乐节。演出当天,乐迷们早早就绕着阿尔伯特音乐厅排起了长龙。一位老爷爷很嗨地告诉我,他为了这场音乐会从威尔士开车赶来,英里以外。

开场前,可容纳五千名观众的音乐厅爆满,有近千人是在内场、环廊站着听完了全场。

说起站票,这是逍遥音乐节的一大特色。不必正襟危坐,无需西装革履,甚至可以随意走动,逍遥音乐节让聆听典音乐变得更轻松、更具亲和力。每场音乐会发售当日站票时,都会吸引大批观众排队购买。

第一曲依然是《五行》。当叮咚水声汩汩“流进”音乐厅时,有人微闭双眼,静坐沉思,中国数千年的古老哲学在西方观众的脑海中久久回荡。古老深刻的哲思在鲜明的现代色彩映衬下,焕发着跨文化的感染力,“他的配器非常当代,但我能听到音乐中的遥远的‘中国味儿’”来自荷兰的大学生这样说。

随后,利兹钢琴比赛首奖得主陆逸轩(EricLu)与乐团合作带来了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赢来阵阵掌声。下半场,拉赫玛尼诺夫的绝笔之作《交响舞曲》再次展示了乐团硬气的功底,原本站立区内坐着的不少观众听得饶有兴致,纷纷起立,随着节奏舞动摇摆身体。

至此,上海交响乐团周年全球巡演的七场演出完美杀青。

上点心时段,音乐总监余隆带领乐团献上了上海点心,一曲江南小调《茉莉花》,紧接着是用管弦乐演绎的传奇乐队披头士的作品《HeyJude》。这下英国观众嗨了,大家随之大声哼唱,站立区的观众更是挥手、击掌、舞动。台上演奏员也深受感染,激情昂扬的演奏,点燃了观众的似火热情,也为上海交响乐团周年世界巡演划上圆满句号。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走出去的职业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正用自己的音乐,在世界舞台上,传递着璀璨渊博的中国文化,让各国观众倾听到了中国声音,感受了中国文化,也留下了美好的上海印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滢编辑:胡琰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