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莹
地下、草根、不羁、冷酷……这些似乎是乐队自带的标签,然而在这个《乐队的夏天》,有三个女孩以干净清新的面容,以专业的水平与技巧,成为突然杀出来的“黑马”,她们的实力之强,以致于在第二轮一对一的PK淘汰赛中,没有乐队选她们当对手,幸亏有“五条人”英雄救美。
然而五条人最终输给了福禄寿,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一边喊着“捞五条人去”,一边对福禄寿表现出赢得无可挑剔。照理说,五条人超高的人气,讨喜的人设,不俗的实力,对《乐队的夏天2》是不可多得的收视保障,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早早淘汰,从第一轮临阵换歌后,五条人也成了大家不愿意碰的狠角色,福禄寿毫无选择余地地碰上了五条人,又无可争议地大比分赢了五条人,三个女孩绝对是硬实力。
福禄寿在《乐队的夏天》一亮相,就显得与乐队这个团体的格格不入,年轻、漂亮、干净、乖巧,完全套不上马东对本届《乐队的夏天》“颜值更低,年龄更大”的定位,也许他也没想到像福禄寿这样的乐团,能与达达、大鲨鱼、重塑抗衡,只把她们当做调味剂,或者狮子与绵羊。结果,她们在十一支乐队中以排名第二的成绩晋级。
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出乎人们的意料,赛前这个组就被称为“死亡之组”。福禄寿以一首怀念姥姥的《玉珍》打动了现场观众,我看了两遍都情不自禁地流了泪:一个主唱,一个弹竖琴,一个电子琴和声,画面美极了,三个孩子被姥姥疼爱着长大,如今姥姥走了,她们唱着写给外婆的歌给大家听。“风吹乱了她的头发……”是回忆;“起风了,该回去了”是永远回响在耳边的惦念。主唱嗓子沙哑,开口就让人惊艳,这首歌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写了亲情,但并不煽情,最后一句“披星戴月,乘风破浪在我梦里”隐隐的敲击声,又带着些许的欢快——这体现出极高的音乐修养,对一首歌不是简单的诠释,不是直白的戳泪窝子。
《乐队的夏天2》第二阶段福禄寿改编《少年》之后,人们开始说,年轻的一代,有着专业学习的经历,她们正在对这个队伍进行音乐升级。
年出生的福禄寿三胞胎女孩,一起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老大豆豆负责主唱,老二捏捏是吉他和竖琴,老三咪咪负责电子和打击乐,老大和老三读的是作曲系,捏捏是管弦乐硕士。顶级的音乐学院,意味着她们有着顶级的专业教育,这和早年乐队的“业余爱好”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看《乐队的夏天》,会感动于乐队年代沉淀的情感、感动于真实故事的浪漫、感动于因热爱而坚守的潇洒,唯独福禄寿,带给你是即使不懂音乐,也会让你对音乐有敬畏,音乐是一门专业,不是你把鼓打好,把吉他玩儿顺就是音乐人。
福禄寿改编《少年》,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把4分的歌改成了10分。本来就是一个旋律很简单的口水歌,用很多音乐技巧,将这首歌改编出很多情绪和技术的层次。年轻,对新鲜事物有着超强的敏感和接受能力,福禄寿在《少年》中,“我不想,愧对那晚星光”配着军鼓出来,能一下把人打懵了,而从中间用木鱼敲出来的困境,到最后奔跑的喘息声,是用一首歌讲了完整的故事和画面。很显然,这是专业的年轻的音乐人表现出来的,更高级乐队的样子。
我们看惯了西北风的呐喊,听惯了东南风的伤感,福禄寿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后浪的力量,他们拥有学院派的专业,和从小培育的音乐修养,我发现,新成长起来的乐队几乎都有同样的特质,从小接受音乐培训,大学所学专业,甚而有优渥的条件去国外接受教育,他们不再是地下乐队,也不再是仅凭热爱玩乐队,更不是商业包装的网红款,福禄寿们的未来更可期。
学院派“后浪”,他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