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瓷器篇—37#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青花凤穿花纹玉春壶瓶,元;国家博物馆藏)
前面说到:元代青花瓷的突然崛起,不仅改变了之前中国瓷器重釉色、轻纹饰的传统烧造理念(尤以宋瓷为代表),还为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延续后世夯实了基础,使青花瓷延续千年不断,最终成为中国瓷器的形象代言人
今天,咱们接着说元青花——元青花中的“青”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自然界中的矿石颜料)
人类与颜料
一、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认识与使用颜料的简要历程。
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颜料是炭黑色和赤红色等。这是因为原始先人在焚烧动物或树木时所产生的炭黑使人类对颜色有了初觉的意识;另外,大自然中富含的赤铁矿石等矿物质本身的颜色也对人类认识与使用颜料起到了启蒙作用。
(自然界中的矿石颜料)
已知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就诞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奥瑞纳(欧洲)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用矿物颜料“绘制”的红色手掌形的洞窟壁画,说明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已经能够使用矿物做颜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然界中的植物染料)
由于植物颜料的加工制作方法相比矿物颜料的难度要大得多(需要提取色素技术),因此人类利用植物色素作为颜料使用的时间要比矿物质晚,但至迟不晚于新石器时期。
(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金面具,公元前14世纪)
二、蓝色情结
人类使用蓝色做装饰颜色最早可能是天青石与青金石等矿物质,世界上多个文明古国中都有以天青石、青金石做装饰的文物遗存,如埃及国家博物馆藏的“图塔卡蒙金面具”上的蓝色部分就是名贵的天青石所制(上图),古老的苏美尔乌尔王国遗址中也曾出土过镶有青金石装饰的金牛头竖琴,说明这些地区的先人们对蓝色有一种特别的喜爱。
而波斯古国因迁徙与贸易的原因受苏美尔等地区的影响也对蓝色偏爱有加,波斯古墓中就曾出土有青金石装饰的别针。
(伊朗伊斯法罕“国王清真寺”)
三、西亚钴蓝
由于天青石、青金石等属于名贵矿石,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因此人们找到了一种替代品——蓝色玻璃制品,这种看上去晶莹明亮的蓝色玻璃,在视觉上也如青金石般令人愉悦。
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约年前),而成熟的玻璃制作技术则诞生于公元前16—前15世纪。之后,该技术经由埃及、伊朗、地中海、小亚细亚传至欧洲。
西亚是世界上较早能够制作玻璃的地区之一。由于蓝色为西亚地区人们所偏爱,因此人们借以蓝色玻璃制品来替代青金石等蓝色宝石。而钴,作为一种天然矿物颜料,正是制作这种蓝色玻璃的呈色剂,人们习惯上称其为“钴蓝”。
钴蓝作为呈色剂,被喜爱蓝色的西亚地区工匠广泛应用于建筑釉面砖、陶瓷器纹饰以及玻璃制品上。现如今,如果你去西亚各国走一遭,仍然满眼都是这种富有特色的“钴蓝”蓝(见上图)。
(注:钴,音同“古”,金属元素;元素符号:Co。钴的氧化物——氧化钴因能呈现颜色反应而被用作颜料。陶瓷器上的蓝彩多来自于氧化钴的呈色反应)
(蓝釉陶驴,唐;国家博物馆藏)
四、钴蓝与中国陶瓷器
目前,中国已知最早带有蓝彩的陶瓷器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胎蓝彩琉璃珠。研究表明,此蓝彩正是以钴作为呈色剂的。不过,此钴蓝料来源于何处?由于可供研究的样品太少,目前暂无明确结论。
至唐代,钴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中国陶瓷工匠用做了釉料中的着色剂,于是便有了唐三彩中的“蓝”彩。但总体来说,由于进口钴料价格昂贵,故而能够“挂”蓝彩的陶器并不多,上图中的这件蓝釉陶驴就是少见的蓝釉陶器之一,属珍品之列。
唐代时,钴蓝除用作陶器上的蓝彩外,也被用于瓷器的制作——唐青花瓷。但唐青花在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一是因为钴料稀缺,二是中原人对蓝色不那么热衷,三是大多数窑口并未掌握成熟的青花瓷烧制技术。因此,唐青花并没有引起太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63.html